支父
- 拼音zhī fù
- 注音ㄓ ㄈ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支父[ zhī fù ]
⒈ ?亦稱“支甫”。亦稱“支伯”。
⒉ ?古代賢士,全稱為子州支父?;蛘f姓子名州,字支父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稱“支甫”。亦稱“支伯”。古代賢士,全稱為 子州支父?;蛘f姓 子 名 州,字 支父?!肚f子·讓王》:“堯 以天下讓 許由,許由 不受。又讓於 子州支父,子州支父 曰:‘以我為天子,猶之可也。雖然,我適有幽憂之病,方且治之,未暇治天下也?!?舜 讓天下於 子州支伯。
引子州支伯 曰:‘予適有幽憂之病,方且治之,未暇治天下也?!?br />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:“支父,字也,即 支伯 也?!?br />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分人物為九等,列 子州支父 為第二等“上中仁人”。 《后漢書·周磐傳》:“昔 方回、支父 嗇神養(yǎng)和,不以榮利滑其生術?!?br />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大 魏 之德,光于 唐 虞,明公盛勛,超于 桓 文。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,登 箕山 以揖 許由,豈不盛乎!”
《三國志·魏志·文帝紀》“以肅承天命” 裴松之 注引《獻帝傳》:“昔 堯 讓天下於 許由、子州支甫,舜 亦讓于 善卷、石戶之農(nóng)、北人舞擇,或退而耕 潁 之陽,或辭以幽憂之疾?!?br />《陳書·高祖紀下》:“朕東西退讓,拜手陳辭,避 舜子 於 箕山 之陽,求 支伯 於滄洲之野。”
支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支 | zhī | 支 | 4畫 | 基本字義 支 zhī(ㄓ) ⒈ ?撐持,伸出,豎起:支撐。支援。體力不支。 ⒉ ?受得?。簶凡豢芍?。 ⒊ ?領款或付款:支付。 ⒋ ?調度,指使:支使。支應。支著兒。 ⒌ ?附屬于總體的一個部分:總支。支流。支離。 ⒍ ?〔地支〕歷法中用的十二個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 ⒎ ?量詞:一支筆。 異體字 搘 枝 梔 肢 漢英互譯 branch、pay、prop up、protrude、raise 相關字詞 收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ish disperse, pay; support; branch |
父 | fù fǔ | 父 | 4畫 | 基本字義 父 fù(ㄈㄨˋ) ⒈ ?爸爸,母親的丈夫:父母。父輩。父子。父兄。 ⒉ ?對男性長輩的稱呼:父老(一國或一鄉(xiāng)的長者,亦指古代鄉(xiāng)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)。伯父。舅父。 其他字義 父 fǔ(ㄈㄨˇ) ⒈ ?老年人:田父。漁父。 ⒉ ?同“甫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ather、sire 相關字詞 女、子、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ather; KangXi radical 88 |
支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支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