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龍
- 拼音máo lóng
- 注音ㄇㄠˊ ㄌㄨㄥˊ
- 繁體茅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茅龍[ máo lóng ]
⒈ ?相傳仙人所騎的神物。
引證解釋
⒈ ?相傳仙人所騎的神物。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呼子先》:“呼子先 者, 漢中 關(guān) 下卜師也,老壽百餘歲。臨去,呼酒家老嫗曰:‘急裝,當(dāng)與嫗共應(yīng) 中陵王?!褂邢扇顺侄┕穪碇?,呼 子先。
引子先 持一與酒家嫗,得而騎之。乃龍也,上 華陰山?!?br />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》:“玉漿儻惠故人飲,騎二茅龍上天飛?!?br />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閨晤》:“香塵昔慣踐輕軀,弄笛曾經(jīng)伴 緑珠。飛天早借茅龍馭?!?br />清 沉用濟(jì) 《望西岳》詩:“欲跨茅龍問酒母,芝田堪種乏仙才?!?/span>
茅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茅 | máo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茅 máo(ㄇㄠ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開花,后生葉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莖可食,亦可入藥。葉可編蓑衣(亦稱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廬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矛聲 English reeds, rushes, grass; surname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茅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茅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