糊名
- 拼音hū míng
- 注音ㄏㄨ ㄇ一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糊名[ hú míng ]
⒈ ?科舉考試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。凡試卷均糊其姓名,使試官難于徇私作弊。
引證解釋
⒈ ?科舉考試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。凡試卷均糊其姓名,使試官難于徇私作弊。
引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下:“武后 以吏部選人多不實(shí),乃令試日自糊其名,暗考以定等第。判之糊名,自此始也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送陳諤》詩:“有司昔者患不公,糊名謄書今故密?!?br />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糊名》:“國家設(shè)科之意,本以求才,今之立法,則專以防姦為主,如彌封謄録一切之制是也。”
國語辭典
糊名[ hú míng ]
⒈ ?舊時(shí)用漿糊將試卷上考生的姓名,密封起來,以免考官于給分時(shí)動(dòng)手作弊。
引唐·劉?《隋唐嘉話》:「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(shí),乃令試日自糊其名,暗考以定等第,判之糊名自此始。」
英語(old)? to seal an examinee's name on the examination paper to prevent fraud
糊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名 | mí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名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人或事物的稱謂:名字。名氏。名姓。名義。名分( fèn )。名堂。名落孫山。名存實(shí)亡。 ⒉ ?起名字: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為羅敷”。 ⒊ ?做某事時(shí)用來作依據(jù)的稱號(hào):這些人以“辦學(xué)”為名,行騙錢之實(shí)。 ⒋ ?叫出,說出:不可名狀。 ⒌ ?聲譽(yù):名譽(yù)。名聲。名優(yōu)(a.出名的,優(yōu)良的;b.名伶)。名噪一時(shí)。名過其實(shí)。 ⒍ ?有聲譽(yù)的,大家都知道的:名人。名士。名師。名將( jiàng )。名醫(yī)。名著。名流 |
糊 | hū hú hù | 米 | 15畫 | 基本字義 糊 hū(ㄏㄨ) ⒈ ?涂抹或粘合使封閉起來:糊了一層泥。 其他字義 糊 hú(ㄏㄨˊ) ⒈ ?粘合,涂附:裱糊。糊墻。糊窗戶。 ⒉ ?粥類:糊口。 ⒊ ?〔糊涂〕a.不明事理;認(rèn)識(shí)模糊混亂,如“他太糊糊了”;b.內(nèi)容混亂的,如“糊糊賬”。 ⒋ ?同“煳”。 其他字義 糊 hù(ㄏㄨˋ) ⒈ ?像粥一樣的食物:面糊。辣椒糊。 ⒉ ?欺騙,蒙混,敷衍:糊弄。 異體字 ? ? 餬 煳 漢英互譯 paste、burnt 造字法 形聲:從米、胡聲 English paste, stick |
糊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糊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