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衙
- 拼音nán yá
- 注音ㄋㄢˊ 一ㄚ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衙[ nán yá ]
⒈ ?唐代禁衛(wèi)軍有南衙、北衙之分。南衙又稱“南牙”,兵分隸十六衛(wèi),統(tǒng)屬宰相管轄。
⒉ ?唐代宰相官署。因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,故稱。
⒊ ?宋時稱開封府之官署為南衙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代禁衛(wèi)軍有南衙、北衙之分。南衙又稱“南牙”,兵分隸十六衛(wèi),統(tǒng)屬宰相管轄。參見“衙兵”。
引《新唐書·尉遲敬德傳》:“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,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(jié)度,內(nèi)外始定。”
⒉ ?唐代 宰相官署。因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,故稱。
引唐 吳競 《貞觀政要·論納諫》:“太宗 乃謂 玄齡 曰:‘君但知南衙事,我北門少有營造,何預君事?’”
《新唐書·高元裕傳》:“元裕 諫曰:‘今西頭勢乃重南衙,樞密之權過宰相?!?/span>
⒊ ?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。
引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熙陵獎拔郭贄》:“一日﹝ 郭贄 ﹞方與僧對弈,外傳 南衙大王 至,以 太宗 龍潛日,嘗判 開封府,故有南衙之稱。”
宋 陸游 《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》:“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,何也?曰: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。然 太宗 為尹,乃就 晉 邸視事, 晉 邸又在大內(nèi)乃府治之南,故曰南衙?!?/span>
南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衙 | yá | 行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衙 yá(一ㄚˊ) ⒈ ?舊時官署之稱:公衙。衙門。衙參( cān )(官吏到上司衙門,排班參見,稟白公事)。衙役。 ⒉ ?唐代皇帝前殿:“元和十五年正月……群臣始朝于宣政衙”。 ⒊ ?排列成行的事物:槐衙。柳衙。 異體字 牙 造字法 形聲:從行、吾聲 English public office; official residence 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南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