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芽
- 拼音lóng yá
- 注音ㄌㄨㄥˊ 一ㄚˊ
- 繁體龍芽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龍芽[ lóng yá ]
⒈ ?茶名。
⒉ ?指竹筍。
引證解釋
⒈ ?茶名。
引宋 姚寬 《西溪叢話》:“茶有十綱,第一第二綱太嫩,第三綱最妙,自六綱至十綱,小團至大團而至。第一名曰試新,第二名曰貢新,第三名有十六色:龍園勝、雪白茶、萬壽龍芽。”
宋 楊萬里 《過平望》詩:“午睡起來情緒惡,急呼蟹眼瀹龍芽?!?br />元 謝宗可 《茶筅詩》:“萬縷引風(fēng)歸蟹眼,半瓶飛雪起龍牙。”
⒉ ?指竹筍。
引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草語·竹》:“其稍甜者惟油筒竹,筍名龍芽?!?/span>
龍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芽 | yá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芽 yá(一ㄚˊ) ⒈ ?植物的幼體,可以發(fā)育成莖、葉或花的那一部分:發(fā)芽。嫩芽。幼芽。萌芽。豆芽。 ⒉ ?形狀像芽的東西:肉芽(傷口愈合后多長出的肉)。銀芽(銀礦苗)。 異體字 牙 ? 漢英互譯 bud、sprout、shoot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牙聲 English bud, sprout, shoot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龍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龍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