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燭
- 拼音gāo zhú
- 注音ㄍㄠ ㄓㄨˊ
- 繁體膏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膏燭[ gāo zhú ]
⒈ ?蠟燭。
引證解釋
⒈ ?蠟燭。
引《淮南子·原道訓(xùn)》:“是以天下時有盲妄自失之患,此膏燭之類也,火逾然而消逾亟?!?br />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輅傳》“明年二月卒,年四十八” 裴松之 注引《管輅別傳》:“京房 上不量萬乘之主,下不避佞諂之徒,欲以天文、洪范,利國利身,困不能用,卒陷大刑,可謂枯龜之餘智,膏燭之末景,豈不哀哉!”
膏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燭 | zhú | 火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燭(燭) zhú(ㄓㄨˊ) ⒈ ?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,周圍包上蠟油,點(diǎn)著取亮的東西(古代亦稱“火炬”):蠟燭?;T。燭光。燭淚。燭臺。風(fēng)燭殘年。 ⒉ ?洞悉:洞燭其奸。 ⒊ ?燈泡瓦特數(shù)的俗稱:十五燭的燈泡。 異體字 燭 爞 曯 爥 漢英互譯 candle、illuminate、light up、watt 造字法 形聲:從火、蜀聲 English candle, taper; shine, illuminate |
膏 | gāo gào | 月 | 14畫 | 基本字義 膏 gāo(ㄍㄠ) ⒈ ?肥,肥肉:膏粱(肥肉、細(xì)糧)。膏腴。膏沃。 ⒉ ?脂油:春雨如膏。膏澤(a.滋潤作物的及時雨;b.喻給予恩惠)。 ⒊ ?中醫(yī)指心尖脂肪,認(rèn)為是藥力達(dá)不到的部位:病入膏肓。 其他字義 膏 gào(ㄍㄠˋ) ⒈ ?把油抹在車軸或機(jī)械上:膏油。 ⒉ ?把毛筆蘸上墨汁在硯臺邊上掭:膏筆。膏墨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ream、fat、grease、oil、ointment、paste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高聲 English grease, fat; paste, ointment |
膏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膏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