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虵
- 拼音pán shé
- 注音ㄆㄢˊ ㄕㄜ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蟠虵[ pán shé ]
⒈ ?亦作“蟠蛇”。
⒉ ?盤曲的蛇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蟠蛇”。盤曲的蛇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支諾皋下》:“朱道士 者, 太和 八年,常游 廬山,憩於澗石,忽見蟠虵如堆繒錦,俄變?yōu)榫摭敗TL之山叟,云是元武?!?br />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三節(jié):“不見夫花匠乎?以松柏之健勁,而能蟠屈繚糾之,使如盤、如梯……如臥獸,如蟠蛇,何也?自其勾萌莖達之時而戕賊之也?!?/span>
蟠虵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虵 | shé | 蟲 | 9畫 | 基本字義 虵 shé(ㄕㄜˊ) ⒈ ?同“蛇1”。 異體字 蛇 |
蟠 | pán | 蟲 | 18畫 | 基本字義 蟠 pán(ㄆㄢˊ) ⒈ ?屈曲,環(huán)繞,盤伏:蟠蜿。蟠縈。蟠結(jié)。蟠踞(亦作“蟠據(jù)”)。蟠道。蟠龍。蟠螭紋(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青銅器上紋飾之一,以盤曲的龍蛇組成)。蟠夔紋(中國殷和西周青銅器上紋飾之一,以盤曲的夔龍組成)。龍蟠虎踞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番聲 English coil; coiling, curling; occupy |
蟠虵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蟠虵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