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族
- 拼音liù zú
- 注音ㄌ一ㄡˋ ㄗ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六族[ liù zú ]
⒈ ?指西周初,周王分給魯國的殷民六族。
⒉ ?指春秋時晉國之六卿。
⒊ ?指六親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西周 初, 周 王分給 魯國 的 殷 民六族。
引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殷 民之六族:條氏、徐氏、蕭氏、索氏、長勺氏、尾勺氏,使帥其宗氏,輯其分族,將其丑類,以法則 周公,用即命于 周,是使之職事于 魯,以昭 周公 之明德。”
⒉ ?指 春秋 時 晉國 之六卿。
引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氏族·晉六族》:“晉 六族又曰六卿:趙、范、知、中行、魏、韓。”
⒊ ?指六親。
引《新唐書·酷吏傳·來俊臣》:“后意寤,由是 仁杰 六族皆免?!?/span>
六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族 | zú | 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族 zú(ㄗㄨˊ) ⒈ ?親屬,泛指同姓之親:族規(guī)。族長。家族。 ⒉ ?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:種族。 ⒊ ?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(wěn)定共同體,他們有共同的語言、經(jīng)濟(jì)生活以及表現(xiàn)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(zhì):民族。 ⒋ ?聚居而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群的統(tǒng)稱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 ⒌ ?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:芳香族。 ⒍ ?封建時代的一種殘酷刑罰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親、妻家的人都?xì)⑺溃鹤鍦纭?⒎ ?聚合,集中:云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(xì)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六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六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