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銖錢
- 拼音sì zhū qián
- 注音ㄙˋ ㄓㄨ ㄑ一ㄢˊ
- 繁體四銖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銖錢[ sì zhū qián ]
⒈ ?中國古錢幣名。亦省稱“四銖”。漢幣。
⒉ ?中國古錢幣名。亦省稱“四銖”。南朝宋幣。
引證解釋
⒈ ?中國 古錢幣名。亦省稱“四銖”。 漢 幣。
引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至 孝文 時,莢錢益多,輕,乃更鑄四銖錢,其文為‘半兩’,令民縱得自鑄錢。”
⒉ ?中國 古錢幣名。亦省稱“四銖”。 南朝 宋 幣。參見“半兩”。
引《宋書·文帝紀》:“﹝ 元嘉 七年十月﹞戊午,立錢署,鑄四銖錢。”
《南史·顏竣傳》:“元嘉 中鑄四銖錢……及 孝武 即位,又鑄 孝建 四銖?!?/span>
四銖錢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銖 | zhū | 钅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銖(銖) zhū(ㄓㄨ) ⒈ ?古代重量單位,二十四銖等于舊制一兩(亦有其他說法,標準不一):銖兩(極輕微的分量)。錙銖(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。喻極微小的數(shù)量)。銖積寸累( lěi )(喻一點一滴地積累)。 ⒉ ?不鋒利:銖鈍。 異體字 銖 漢英互譯 baht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朱聲 English unit of weight, one twenty-fourth of a Chinese ounce (liang) 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錢 | qián | 钅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錢(錢) qián(ㄑ一ㄢˊ) ⒈ ?貨幣:銅錢。金錢。銀錢。錢票。錢幣。錢財。錢莊。錢糧。 ⒉ ?費用:車錢。買書的錢。 ⒊ ?財物:有錢有勢。 ⒋ ?圓形像錢的東西:榆錢。荷錢。 ⒌ ?中國市制重量單位,一兩的十分之一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錢 銭 漢英互譯 money、cash、dingbat、fund、oof、pocket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戔聲 English money, currency, coins |
四銖錢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銖錢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