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臬
- 拼音wù niè
- 注音ㄨˋ ㄋ一ㄝ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兀臬[ wù niè ]
⒈ ?動(dòng)蕩;不安定。
英turbulent; be uneasy;
⒉ ?動(dòng)搖。
例齒牙兀臬。
英shake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兀臲”。動(dòng)搖貌。
引唐 韓愈 《贈(zèng)劉師服》詩:“羨君齒牙牢且潔,大肉硬餅如刀截。我今呀豁落者多,所存十餘皆兀臲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上:“將至峽,必捨輿,躡草履,經(jīng)營蹞步於槎牙兀臬中,方至峽口?!?/span>
國語辭典
兀臬[ wù niè ]
⒈ ?動(dòng)搖不安。形容危險(xiǎn)。宋·范成大也作「杌隉」。
引《吳船錄·卷上》:「將至峽,必舍輿,躡草履,經(jīng)營蹞步于槎牙兀臬中,方至峽口。」
英語variant of 杌隉|杌隉[wu4 nie4]
兀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兀 | wù | 兒 | 3畫 | 基本字義 兀 wù(ㄨˋ) ⒈ ?高而上平,形容禿山,泛指禿:兀鷲?!笆裆截#⒎砍??!?⒉ ?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樣子;b.突然;c.昏沉無知的樣子)。突兀。 ⒊ ?中國元曲中用作發(fā)語詞:兀那。兀的( dì )(a.這,這個(gè)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stand upright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to cut off the feet |
臬 | niè | 自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臬 niè(ㄋ一ㄝˋ) ⒈ ?箭靶子。 ⒉ ?古代測(cè)日影的標(biāo)桿。 ⒊ ?標(biāo)準(zhǔn),法式:圭臬。 異體字 帠 槷 闑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law, rule; door post |
兀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兀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