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假
- 拼音tōng jiǎ
- 注音ㄊㄨㄥ ㄐ一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通假[ tōng jiǎ ]
⒈ ?漢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。
英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;
引證解釋
⒈ ?互相借用。
引明 文徵明 《企齋先生傳》:“先生昆弟五人,白首同居,有無通假,死喪患難,惠恤惟勤,於倫誼至篤也。”
張元濟 《<愧郯錄>跋》:“書此以識吾友通假之惠,并為是書慶幸焉?!?/span>
⒉ ?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。嚴(yán)格說,與本無其字的假借不同,但習(xí)慣上也通稱假借。包括同音通假,如借“公”為“功”,借“駿”為“峻”;雙聲通假,如借“?!睘椤翱棥?,借“果”為“敢”;迭韻通假,如借“崇”為“終”,借“革”為“勒”。古書多用通假字;今簡化漢字也常常采用,如借“谷”為“穀”,借“吁”為“吁”。
國語辭典
通假[ tōng jiǎ ]
⒈ ?同音字或近音字相互通用或假借。古書常用通假字,可包括三種:一、同音通假。如借公為功。二、雙聲通假。如借果為敢。三、疊韻通假。如借崇為終。
英語phonetic loan character, using one character interchangeably for phonetically related characters
通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通 | tōng | 辶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通 tōng(ㄊㄨㄥ) ⒈ ?沒有阻礙,可以穿過,能夠達(dá)到:通風(fēng)。通天。通氣。通宵。通行。通過。通衢。貫通。四通八達(dá)。曲徑通幽。 ⒉ ?懂得,徹底明了:通曉。通徹。通今博古。通情達(dá)理。 ⒊ ?傳達(dá):通令。通訊。通報。通告。通知。通緝。通諜。 ⒋ ?往來交接:通敵。通商。通郵。通融。通假( jiǎ )(漢字的通用和假借)。串通。溝通。 ⒌ ?普遍、全:通才(指知識廣博,具有多種才能的人)。通論。通體。通身。通讀。通常。通 |
假 | jiǎ jià | 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假 jiǎ(ㄐ一ㄚˇ) ⒈ ?不真實的,不是本來的,與“真”相對:假山。假話。假冒。假釋。假死。虛假。真假。弄虛作假。 ⒉ ?借用,利用:假借。假貨。假道(借路)。假手(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)。假公濟私。不假思索(用不著想)。 ⒊ ?〔假名〕日本文所用的字母,多借用漢字的偏旁。楷書稱“片假假”,草書稱“平假假”。 ⒋ ?據(jù)理推斷,有待驗證的:假設(shè)。假使。假令。假如。假若。 其他字義 假 jià(ㄐ一ㄚˋ) ⒈ ?照規(guī)定或經(jīng) |
通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通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