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眇
- 拼音wēi miǎo
- 注音ㄨㄟ ㄇ一ㄠ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微眇[ wēi miǎo ]
⒈ ?亦作“微渺”。
⒉ ?精微要妙;幽微杳遠。
⒊ ?細(xì)小;微末。
⒋ ?卑下;低賤。
⒌ ?輕細(xì)微弱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微渺”。
⒉ ?精微要妙;幽微杳遠。
引《管子·水地》:“心之所慮,非特知於麤麤也,察於微眇,故修要之精。”
宋 葉適 《鄭景元墓志銘》:“獨 景元 與其兄,推性命微眇,酌今古要會?!?br />清 惲敬 《五宗語錄刪存序》:“其精博之説,微渺汪洋,神生智出,道藏視之,蓋瞠乎復(fù)矣?!?br />王闿運 《<墨子校注>序》:“凡按文可知及微眇不能解者,壹無所注?!?/span>
⒊ ?細(xì)小;微末。
引《大戴禮記·禮察》:“貴絶惡於未萌,而起敬於微眇,使民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?!?br />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竹林》:“夫 泰山 之為大,弗察弗見,而況微眇者乎!”
眇,一本作“渺”。 宋 秦觀 《序篇》:“春則倉庚鳴,夏則螻蟈鳴,秋則寒蟬鳴,冬則雉鳴。此數(shù)物者,微眇矣?!?br />明 湯顯祖 《南柯記·偶見》:“天生微眇身材,也逐天香過院來?!?br />清 孫枝蔚 《白紵詞》:“白紵雖微渺,取意請前陳:淡如古時交,輕如山上云?!?/span>
⒋ ?卑下;低賤。
引唐 賈島 《欲游嵩岳留別李少尹益》詩:“微眇此來將敢問,鳳凰何日定歸池?”
前蜀 杜光庭 《前嘉州團練使司空王宗玠本命詞》:“顧惟微眇之資,叨荷裁成之澤??朔瓴\,累冒寵榮?!?/span>
⒌ ?輕細(xì)微弱。
引梁斌 《播火記》五:“她走著走著,偶然聽到大楊樹上的葉子在響,風(fēng)很少,葉子也響得那么微渺?!?/span>
國語辭典
微眇[ wéi miǎo ]
⒈ ?微小、細(xì)小。宋·秦觀〈序篇〉:「春則倉庚鳴,夏則螻蟈鳴,秋則寒蟬鳴,冬則雉鳴,此數(shù)物者,微眇矣。」明·湯顯祖也作「微渺」。
引《南柯記·第七出》:「天生微眇身材,也逐天香過院來?!?/span>
⒉ ?卑微、微賤。
引唐·賈島〈欲游嵩岳留別李少尹益〉詩:「微眇此來將敢問,鳳凰何日定歸池?!?/span>
⒊ ?精微要妙,用意幽玄。
引《漢書·卷七六·張敞傳》:「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,言之微眇書不能文也?!?/span>
微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微 | wēi | 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微 wēi(ㄨㄟ) ⒈ ?小,細(xì)?。杭?xì)微。輕微。微小。微型。微觀。微雕。微積分。微電腦。微量元素。謹(jǐn)小慎微。微乎其微。 ⒉ ?少;稍:稍微。微笑。微調(diào)( tiáo )。 ⒊ ?衰落;低下:卑微。微賤。 ⒋ ?精深;精妙:微妙。精微。微言大義。 ⒌ ?隱約;不明:微茫。微詞(隱晦的批評)。 ⒍ ?隱匿:“白公奔山而縊,其徒微亡”。 ⒎ ?暗中察訪:微行。 ⒏ ?無,非:“微斯人,吾誰與歸”。 ⒐ ?與某一物理量的單位連用時,表示該量的 |
眇 | miǎo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眇 miǎo(ㄇ一ㄠˇ) ⒈ ?瞎了一只眼,后亦指兩眼俱瞎:眇視(a.用一只眼看;b.輕視)。“生而眇者不識日”。 ⒉ ?細(xì)小,微?。喉鹦?。眇眇(a.微小,如“眇眇之身”;b.邊遠,高遠,如“路眇眇之默默”;c.遠看,如“目眇眇兮愁予”)。眇身(微小之身,古代帝王自稱)。 ⒊ ?古同“渺”,遠,高。 異體字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 English blind in one eye; minute, minuscule |
微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微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