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賦
- 拼音lǜ fù
- 注音ㄌㄩˋ ㄈㄨˋ
- 繁體律賦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律賦[ lǜ fù ]
⒈ ?指有一定格律的賦體。其音韻諧和,對偶工整,于音律、押韻都有嚴(yán)格規(guī)定。為唐·宋以來科舉考試所采用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有一定格律的賦體。其音韻諧和,對偶工整,于音律、押韻都有嚴(yán)格規(guī)定。為 唐 宋 以來科舉考試所采用。
引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四:“四聲分韻,始於 沉約。至 唐 以來,乃以聲律取士,則今之律賦是也?!?br />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中》:“今賦試於所司,亦曰律賦。時必定限,作有程式,句常隔對,篇率八段,韻分於官,依韻為次,使肆者不得逞,而謹(jǐn)者亦可及。自 唐 迄 清,幾一千年。”
國語辭典
律賦[ lǜ fù ]
⒈ ?一種賦體。以聲律和諧、對偶工整為特色,起于六朝。
律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律 | lǜ | 彳 | 9畫 | 基本字義 律 lǜ(ㄌㄩˋ) ⒈ ?法則,規(guī)章:紀(jì)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(guī)律。清規(guī)戒律。律師。 ⒉ ?約束:律己。 ⒊ ?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(biāo)準(zhǔn)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律呂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,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,從低音管算起,成奇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律”;成偶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呂”,后來“律呂”作為音律的統(tǒng)稱)。 ⒋ ?舊詩的一種體裁:律詩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、res |
賦 | fù | 貝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賦(賦) fù(ㄈㄨˋ) ⒈ ?舊指田地稅:田賦。賦稅。 ⒉ ?中國古典文學(xué)的一種文體。 ⒊ ?念詩或作詩:登高賦詩。 ⒋ ?給予,亦特指生成的資質(zhì):賦予。賦有。天賦。稟賦。 ⒌ ?古同“敷”,鋪陳,分布。 異體字 賦 ? 漢英互譯 endow with、tax、ode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武聲 English tax; give; endow; army; diffuse |
律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律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