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藪
- 拼音bū sǒu
- 注音ㄅㄨ ㄙㄡˇ
- 繁體逋藪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逋藪[ bū sǒu ]
⒈ ?猶言逋逃藪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言逋逃藪。
引《宋書·夷蠻傳·天竺迦毗黎國》:“佛法訛替,沙門混雜,未足扶濟(jì)鴻教,而專成逋藪。”
唐 席豫 《唐故朝請(qǐng)大夫吏部郎中楊府君碑銘》:“稼穡之地,半為荒疇;桑榆之人,多在逋藪?!?br />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李中丞》:“撫 粵 時(shí),海盜充斥,邊民為之逋藪?!?/span>
逋藪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藪 | sǒu | 艸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藪 sǒu(ㄙㄡˇ) ⒈ ?生長著很多草的湖澤:藪澤。 ⒉ ?人或物聚集的地方:淵藪。 ⒊ ?指民間、草野:辭朝( cháo )歸藪。 ⒋ ?古同“搜”,搜求。 異體字 藪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數(shù)聲 English marsh, swamp; wild country |
逋 | bū | 辶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逋 bū(ㄅㄨ) ⒈ ?逃亡:逋逃。逋遷。逋蕩。 ⒉ ?拖欠:逋負(fù)。逋租。逋債。 ⒊ ?拖延:逋留(逗留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甫聲 English flee, run away, leave debt unsettled |
逋藪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逋藪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