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羌
- 拼音hú qiāng
- 注音ㄏㄨˊ ㄑ一ㄤ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胡羌[ hú qiāng ]
⒈ ?胡人和羌人。亦泛稱西方和北方各族。
引證解釋
⒈ ?胡人和羌人。亦泛稱西方和北方各族。
引漢 蔡琰 《悲憤詩》:“平土人脆弱,來兵皆胡羌。”
宋 曾鞏 《地動(dòng)》詩:“朝廷肅穆法度治,豈用懔懔憂胡羌。”
宋 陸游 《江上對(duì)酒作》詩:“汴 洛 我舊都, 燕 趙 我舊疆,請(qǐng)書一尺檄,為國平胡羌。”
胡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羌 | qiāng | 八 | 7畫 | 基本字義 羌 qiāng(ㄑ一ㄤ) ⒈ ?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:羌笛。 ⒉ ?中國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分布于四川?。呵甲濉?⒊ ?文言助詞,用在句首,無義:“羌內(nèi)恕己以量人兮,各興心而嫉妒”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猐 羗 ? 造字法 會(huì)意兼形聲:從人、從羊、羊亦聲 English Qiang nationality; surname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(zhǎng)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胡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