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巾
- 拼音táng jīn
- 注音ㄊㄤˊ ㄐ一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唐巾[ táng jīn ]
⒈ ?唐代帝王的一種便帽。后來士人多戴這種帽子。明時進士巾也叫“唐巾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代帝王的一種便帽。后來士人多戴這種帽子。 明 時進士巾也叫“唐巾”。參閱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三。
引《元史·輿服志一》:“唐巾,制如幞頭,而撱其角,兩角上曲作云頭?!?br />元 無名氏 《藍采和》第三折:“腰間將百錢拖,頭上把唐巾裹。”
《警世通言·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“忽見墻缺處有一美少年,紫衣唐巾?!?/span>
國語辭典
唐巾[ táng jīn ]
⒈ ?唐代帝王所戴的一種便帽。后來演變?yōu)橐话阕x書人所戴的帽子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三四·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「正在斗熱之際,忽見墻缺處有一美少年,紫衣唐巾,舒頭觀看,連聲喝采?!?/span>
唐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唐 | táng | 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唐 táng(ㄊㄤˊ) ⒈ ?夸大,虛夸:荒唐。唐大無驗。 ⒉ ?空,徒然:功不唐捐(功夫不白費)。 ⒊ ?傳說中的中國朝代名,堯所建。 ⒋ ?朝代名:唐代。唐詩。唐僧。唐人。唐三彩。后唐。 ⒌ ?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的大路。 ⒍ ?古同“螗”,指蟬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啺 塘 漢英互譯 T'ang 造字法 形聲 |
巾 | jīn | 巾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巾 jīn(ㄐ一ㄣ) ⒈ ?擦東西或包裹、覆蓋東西的用品,多用紡織品制成:手巾。圍巾。領巾。枕巾。餐巾。巾幗(“幗”是古代婦女的頭巾,指婦女,如“巾巾英雄”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; towel; turban;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|
唐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唐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