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陽
- 拼音fān yáng
- 注音ㄈㄢ 一ㄤˊ
- 繁體番陽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番陽[ fān yáng ]
⒈ ?脈病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脈病名。
引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所以知 項處 病者,切其脈得番陽,番陽入虛里, 處 旦日死。”
司馬貞 索隱:“脈病之名曰番陽者,以言陽脈之翻入虛里也。”
⒉ ?湖名。 鄱陽湖。在 江西省 北部。
引元 范梈 《度澤過關(guān)山》詩:“朝臨 昌邑 浦,夕指 番陽 灣?!?/span>
番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陽 | yáng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陽(陽) yáng(一ㄤˊ) ⒈ ?明亮。 ⒉ ?中國古代哲學(xué)認(rèn)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(zhì)的兩大對立面之一,與“陰”相對:一陰一陽謂之道。陰陽二氣。圖形:?(U+268A)。 ⒊ ?指“太陽”:陽光。陽面。陽歷。向陽。夕陽。 ⒋ ?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(多用于地名):衡陽(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)。洛陽(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)。 ⒌ ?溫暖:陽春。 ⒍ ?外露的,明顯的:陽溝。陽奉陰違。 ⒎ ?凸出的:陽文圖章。 ⒏ ?關(guān)于活人的:陽間(人世間 |
番 | fān pān | 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番 fān(ㄈㄢ) ⒈ ?遍數(shù),次,回:三番五次。 ⒉ ?輪流更代:輪番。更( gēng )番。 ⒊ ?稱外國的或外族的:番邦。番茄。番薯。 ⒋ ?倍:產(chǎn)量翻了二番。 其他字義 番 pān(ㄆㄢ) ⒈ ?〔番禺〕地名,在中國廣東省。 異體字 潘 畨 蕃 蹯 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 take turns; a turn, a time; to repeat |
番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番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