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狀
- 拼音lǐ zhuàng
- 注音ㄌ一ˇ ㄓㄨㄤˋ
- 繁體理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理狀[ lǐ zhuàng ]
⒈ ?猶政績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政績。
引《后漢書·明帝紀》:“﹝帝﹞令司隸校尉、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已上,理狀尤異者各一人,與計偕上。”
《后漢書·牟融傳》:“司徒 范遷 薦 融 忠正公方,經(jīng)行純備,宜在本朝,并上其理狀?!?/span>
理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狀 | zhuàng | 犬 | 7畫 | 基本字義 狀(狀) zhuàng(ㄓㄨㄤˋ) ⒈ ?形容,樣子:狀貌。奇形怪狀。 ⒉ ?情況,情形:狀況。病狀?,F(xiàn)狀。 ⒊ ?敘述,描寫:狀語。狀其事。寫情狀物。 ⒋ ?舊時敘述事件的文辭:行狀。訴狀。供狀。 ⒌ ?特種格式的憑證:獎狀。委任狀。 異體字 狀 漢英互譯 account、certificate、condition、shape、state、written complaint 造字法 形聲:從犬、爿(zhuànɡ)聲 English form; appearance; shape; official |
理 | lǐ | 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理 lǐ(ㄌ一ˇ) ⒈ ?物質(zhì)本身的紋路、層次,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條理。事理。 ⒉ ?事物的規(guī)律,是非得失的標準,根據(jù)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論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氣壯。 ⒊ ?自然科學,有時特指“物理學”:理科,數(shù)理化。理療。 ⒋ ?按事物本身的規(guī)律或依據(jù)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、處置:理財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??偫?。 ⒌ ?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(yīng):理睬。答理。 ⒍ ?古代指獄官、法官。 |
理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理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