撲買
- 拼音pū mǎi
- 注音ㄆㄨ ㄇㄞˇ
- 繁體撲買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撲買[ pū mǎi ]
⒈ ?宋元的一種包稅制度。宋代對酒、醋、陂塘、墟市、渡口等稅收,由官府核計應征數(shù)額,招商承包。承包者按定額向官府納稅,超額的歸承包人。元沿宋制,但包稅范圍更擴大。
引證解釋
⒈ ?宋 元 的一種包稅制度。 宋 代對酒、醋、陂塘、墟市、渡口等稅收,由官府核計應征數(shù)額,招商承包。承包者按定額向官府納稅,超額的歸承包人。 元 沿 宋 制,但包稅范圍更擴大。參閱《宋史·食貨志下七》、《元史·食貨志二》。
引宋 王得臣 《麈史》卷上:“二曰酒茶,乃 景德 以前,因撲買縣酒,其課利計茶以納?!?br />《元典章·圣政二·薄稅斂》:“諸處酒稅等課已有定額,商稅三十分取一,毋得多取,若於額上辦出增餘,額自作額,增自作增,仍禁諸人撲買?!?/span>
國語辭典
撲買[ pū mǎi ]
⒈ ?宋元時,一種包商承包稅收的制度。元·宋子貞〈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〉:「劉庭玉者,以銀五萬兩撲買燕京酒課,又有回鶻,以銀一百萬兩,撲買天下鹽課。」也作「買撲」。
引《宋史·卷一八五·食貨志七》:「自成都始,先罷公帑賣供給酒,即舊撲買坊場所置隔釀,設官主之,民以米入官自釀,斛輸錢三十,頭子錢二十二?!?/span>
撲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撲 | pū | 扌 | 5畫 | 基本字義 撲(撲) pū(ㄆㄨ) ⒈ ?輕打,拍:撲粉。撲蠅。撲打。 ⒉ ?擊拂的用具:粉撲。 ⒊ ?沖:撲滅。撲救。 ⒋ ?相搏擊:相撲。撲跌。 ⒌ ?跌倒:撲地。 ⒍ ?伏:撲在桌上看書。 ⒎ ?杖,戒尺,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。 異體字 ? 攴 揊 撲 擈 漢英互譯 attack、flap、pounce on、rush at、snap、throw oneself on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卜聲 English pound, beat, strike; attack |
買 | mǎi | 乙 | 6畫 | 基本字義 買(買) mǎi(ㄇㄞˇ) ⒈ ?拿錢換東西,與“賣”相對:買賣。買辦(①采購貨物的人;②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經(jīng)營的中間人和經(jīng)紀人)。買名。買好。買笑(舊指到妓院尋歡作樂)。買主。買方。買春(買酒,唐代酒名多帶“春”字) ⒉ ?招致:買禍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買 漢英互譯 buy 相關字詞 購、賣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ish buy, purchase; bribe, persuade |
撲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撲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