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刺
- 拼音sān cì
- 注音ㄙㄢ ㄘ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刺[ sān cì ]
⒈ ?周代治理重案,必依次與群臣、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復(fù)計(jì)議,然后定罪判決,以示審慎。
⒉ ?指三次察訊。
⒊ ?謂擊刺三次。
引證解釋
⒈ ?周 代治理重案,必依次與群臣、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復(fù)計(jì)議,然后定罪判決,以示審慎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司刺掌三刺、三宥、三赦之法,以贊司寇聽獄訟。壹刺曰訊羣臣,再刺曰訊羣吏,三刺曰訊萬民?!?br />孫詒讓 正義:“三刺者,問眾以當(dāng)殺與否,是刑與宥不可豫定。”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刺者,達(dá)也。詩(shī)人諷刺,《周禮》三刺,事敘相違,若針之通結(jié)矣?!?br />《隋書·刑法志》:“周王 立三刺以不濫,弘三宥以開物?!?/span>
⒉ ?指三次察訊。
引《魏書·刑罰志》:“以五聽求民情,八議以申之,三刺以審之?!?/span>
⒊ ?謂擊刺三次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鼓戒三闋,車三發(fā),徒三刺?!?br />鄭玄 注:“鼓戒,戒攻敵,鼓一闋,車一轉(zhuǎn),徒一刺,三而止,象服敵?!?/span>
三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刺 | cì cī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刺 cì(ㄘˋ) ⒈ ?用有尖的東西插入:刺繡。刺傷。刺殺。 ⒉ ?暗殺:刺客。被刺。行刺。 ⒊ ?偵探,打聽:刺探。 ⒋ ?用尖銳的話指出別人的壞處:諷刺。譏刺。 ⒌ ?尖銳像針的東西:芒刺。魚刺。刺叢。 其他字義 刺 cī(ㄘ) ⒈ ?象聲詞:刺地滑了一跤。 異體字 ? 刾 捇 措 朿 莿 漢英互譯 puncture、stab、stabbed、stick、sting、thorn、thrust 造字法 形聲:右形左聲 English stab; prick, irritate; prod |
三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