煬灶
- 拼音yáng zào
- 注音一ㄤˊ ㄗㄠˋ
- 繁體煬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煬灶[ yáng zào ]
⒈ ?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三》:“衛(wèi)靈公近雍疸、彌子瑕。二人者,專君之勢以蔽左右。復(fù)涂偵謂君曰:'昔日臣夢見君。'君曰:'子何夢?'曰:'夢見灶君。'君忿然作色曰:'吾聞夢見人君者,夢見日。今子曰夢見灶君而言君也,有說則可,無說則死。'對曰:'日,并燭天下者也,一物不能蔽也。若灶則不然,前之人煬,則后之人無從見也。今臣疑人之有煬于君者也,是以夢見灶君。'君曰:'善。'”謂在灶前向火,則蔽其光。后因以“煬灶”喻佞幸專權(quán),蒙蔽國君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三》:“衛(wèi)靈公 近 雍疸、彌子瑕。二人者,專君之勢以蔽左右。
引復(fù)涂偵 謂君曰:‘昔日臣夢見君?!唬骸雍螇簦俊唬骸畨粢娫罹?。’君忿然作色曰:‘吾聞夢見人君者,夢見日。今子曰夢見灶君而言君也,有説則可,無説則死?!瘜υ唬骸?,并燭天下者也,一物不能蔽也。若灶則不然,前之人煬,則后之人無從見也。今臣疑人之有煬於君者也,是以夢見灶君?!唬骸啤!?br />謂在灶前向火,則蔽其光。后因以“煬灶”喻佞幸專權(quán),蒙蔽國君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廷讞》:“怕依叢煬灶出廷間,難免誅夷。”
清 侯方域 《南省試策一》:“凜乎有煬灶之懼,而又不敢盡其詞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煬灶[ yàng zào ]
⒈ ?在灶前烤火,遮蔽灶的火光,后面的人無從見之。語本比喻佞幸專政,蒙蔽國君的賢明。明·陳汝元。
引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三》:「日并燭天下者也,一物不能蔽也;若灶則不然,前之人煬,則后之人無從見也?!?br />《金蓮記·第一七出》:「凄涼更有斷腸詩,怕依叢煬灶指日間難免誅夷。」
煬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灶 | zào | 火 | 7畫 | 基本字義 灶(竈) zào(ㄗㄠˋ) ⒈ ?用磚石砌成的生火做飯的設(shè)備:鍋灶。爐灶。灶突(灶上的煙筒)。 ⒉ ?指“灶君”(中國民間在鍋灶附近供的神):祭灶。 異體字 竈 竃 ? 漢英互譯 kitchen range 造字法 會意:從火、從土 English kitchen stove, cooking stove |
煬 | yáng | 火 | 7畫 | 基本字義 煬(煬) yáng(一ㄤˊ) ⒈ ?熔化金屬。 ⒉ ?火旺。 ⒊ ?烘干,烤火。 ⒋ ?古代謚法,去禮遠(yuǎn)眾稱“煬”。 異體字 煬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oast; scorch; melt; flame |
煬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煬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