兀坐
- 拼音wù zuò
- 注音ㄨˋ ㄗㄨㄛ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兀坐[ wù zuò ]
⒈ ?危坐,端坐。
例冥然兀坐。——明·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
英to sit erect;
引證解釋
⒈ ?獨(dú)自端坐。
引唐 戴叔倫 《暉上人獨(dú)坐亭》詩:“蕭條心境外,兀坐獨(dú)參禪?!?br />宋 蘇軾 《客住假寐》詩:“謁入不得去,兀坐如枯株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林四娘》:“陳公 寶鑰,閩 人,夜獨(dú)坐,有女子搴幃入……笑云:‘清夜兀坐,得勿寂耶!’”
郁達(dá)夫 《采石磯》:“他也有一個(gè)人關(guān)上了房門,在那學(xué)使衙門東北邊的 壽春園 西室里兀坐的時(shí)候?!?/span>
國語辭典
兀坐[ wù zuò ]
⒈ ?獨(dú)自端坐不動(dòng)。
引宋·蘇軾〈客位假寐〉詩:「謁入不得去,兀坐如枯株?!?br />《聊齋志異·卷二·林四娘》:「清夜兀坐,得勿寂耶?」
兀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坐 | zuò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坐 zuò(ㄗㄨㄛˋ) ⒈ ?古人雙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,這是其本義,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墊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)。坐禪。坐功。坐騎。 ⒉ ?乘,搭:坐車。坐船。 ⒊ ?堅(jiān)守,引申為常駐,不動(dòng):“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”。坐莊。 ⒋ ?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 ⒌ ?把鍋、壺等放在火上:坐鍋。 ⒍ ?物體向后施壓力:房頂往后坐。 ⒎ ?介詞,因,由于, |
兀 | wù | 兒 | 3畫 | 基本字義 兀 wù(ㄨˋ) ⒈ ?高而上平,形容禿山,泛指禿:兀鷲?!笆裆截#⒎砍?。” ⒉ ?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樣子;b.突然;c.昏沉無知的樣子)。突兀。 ⒊ ?中國元曲中用作發(fā)語詞:兀那。兀的( dì )(a.這,這個(gè)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stand upright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to cut off the feet |
兀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兀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