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樂
- 拼音nán yuè
- 注音ㄋㄢˊ ㄩㄝˋ
- 繁體南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樂[ nán lè ]
⒈ ?指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二《南》(《周南》《召南》)。
⒉ ?即福建南曲。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。流行于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(qū)、臺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(qū),與古代的歌舞音樂、詞曲音樂、戲曲音樂都有密切關(guān)系,在長期發(fā)展過程中,逐步融合了當(dāng)?shù)氐拿耖g音樂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二《南》(《周南》《召南》)。參閱 朱自清 《經(jīng)典常談·詩經(jīng)》。
引宋 程大昌 《考古編·詩論二》:“夫諸儒既不敢主二《南》以為‘南’,而《詩》及《左氏》雖皆明載南樂,絶不知其節(jié)奏為何音何類,其贊頌為何世何主……茍是‘南’也,而非二南之‘南’,則《六經(jīng)》、夫子,凡其所謂‘南’者,果何所指耶!”
⒉ ?即 福建 南曲。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。流行于 福建省 閩南 方言地區(qū)、 臺灣省 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(qū),與古代的歌舞音樂、詞曲音樂、戲曲音樂都有密切關(guān)系,在長期發(fā)展過程中,逐步融合了當(dāng)?shù)氐拿耖g音樂。
國語辭典
南樂[ nán yuè ]
⒈ ?流行于福建、臺灣等地的民間音樂。參見「南管」條。
⒉ ?縣名。位于大陸地區(qū)河北省大名縣南,衛(wèi)河西北岸。
南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樂 | lè yuè yào lào | 丿 | 5畫 | 基本字義 樂(樂) lè(ㄌㄜˋ) ⒈ ?歡喜,快活;快樂。樂境。樂融融。樂不可支。其樂無窮。樂觀(精神愉快,對事物的發(fā)展充滿信心)。樂天(安于自己的處境而沒有任何憂慮)。 ⒉ ?使人快樂的事情:取樂。逗樂。 ⒊ ?對某事甘心情愿:樂此不疲。樂善好( hào )施。 ⒋ ?笑:這事太可樂了。 其他字義 樂(樂) yuè(ㄩㄝˋ) ⒈ ?聲音,和諧成調(diào)的:音樂。聲樂。樂池。樂音(有一定頻率,和諧悅耳的聲音)。樂歌(①音樂與歌曲;②有音樂 |
南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