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門
- 拼音sī mǎ mén
- 注音ㄙ ㄇㄚˇ ㄇㄣˊ
- 繁體司馬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司馬門[ sī mǎ mén ]
⒈ ?官署或營寨的外門。
⒉ ?皇宮的外門。
⒊ ?帝王陵寢的外門。
⒋ ?指金陵建業(yè)宮的大司馬門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署或營寨的外門。
引《墨子·號(hào)令》:“請(qǐng)擇吏之忠信者,無害可任事者令將衛(wèi),自筑十尺之垣,周還墻,門閨者,非令衛(wèi)司馬門?!?br />孫詒讓 間詁:“此司馬門則似是守令官府之門,又非公門。”
⒉ ?皇宮的外門。
引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章邯 恐,使長(zhǎng)史 欣 請(qǐng)事。至 咸陽,留司馬門三日, 趙高 不見,有不信之心?!?br />裴駰 集解:“凡言司馬門者,宮垣之內(nèi),兵衛(wèi)所在,四面皆有司馬,主武事??傃灾?,外門為司馬門也?!?br />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植 嘗乘車行馳道中,開司馬門出。 太祖 大怒,公車令坐死。”
⒊ ?帝王陵寢的外門。
⒋ ?指 金陵 建業(yè)宮 的 大司馬門。
引唐 溫庭筠 《臺(tái)城曉朝曲》:“司馬門 前火千炬,闌干星斗天將曙?!?br />顧嗣立 校注:“《金陵志》 建業(yè)宮 有五門:正南曰 大司馬門?!?/span>
國語辭典
司馬門[ sī mǎ mén ]
⒈ ?王宮的外門。因司馬主武事,宮門有士兵守衛(wèi),故稱為「司馬門」。
引《史記·卷七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「至咸陽,留司馬門三日,趙高不見,有不信之心。」
《三國志·卷一九·魏書·陳思王植傳》:「植嘗乘車行馳道中,開司馬門出。」
司馬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司 | sī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司 sī(ㄙ) ⒈ ?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(jī)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(xiàn)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(zhǎng)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(zhǎng)官,后為丞相;b.復(fù)姓)。司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(wù)的長(zhǎng)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、糾察的長(zhǎng)官;b.復(fù)姓)。 ⒉ ?官署名稱:人事司。 ⒊ ?視察:司日月之長(zhǎng)短。 ⒋ ?姓。 |
門 | mén | 門 | 3畫 | 基本字義 門(門) mén(ㄇㄣˊ) ⒈ ?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(guān)的裝置:門兒。門口。開門見山。 ⒉ ?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:電門。 ⒊ ?途徑,訣竅:門徑。門道兒。 ⒋ ?舊時(shí)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現(xiàn)亦指一般的家庭:門第。門風(fēng)。門婿。長(zhǎng)( zhǎng )門長(zhǎng)子。 ⒌ ?事物的分類:分門別類。 ⒍ ?宗教的教派或?qū)W術(shù)思想的派別:教門。門徒。 ⒎ ?量詞:一門大炮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門 閅 漢英互譯 door、gate、gateway、ostium、phyl 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(dòng)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(zhǎng)毛,四肢強(qiáng)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(dòng)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司馬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司馬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