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燭
- 拼音fǎ zhú
- 注音ㄈㄚˇ ㄓㄨˊ
- 繁體法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法燭[ fǎ zhú ]
⒈ ?漢代劉安始制的燈燭。
引證解釋
⒈ ?漢 代 劉安 始制的燈燭。
引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布帛雜事·法燭》:“漢 淮南王 招致方術(shù)之士,延八公等撰鴻寶方畢方,法燭是其一也,餘非民所急,故不行於世。然則法燭之起,自 劉安 始也?!?/span>
法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燭 | zhú | 火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燭(燭) zhú(ㄓㄨˊ) ⒈ ?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,周圍包上蠟油,點(diǎn)著取亮的東西(古代亦稱“火炬”):蠟燭?;T。燭光。燭淚。燭臺(tái)。風(fēng)燭殘年。 ⒉ ?洞悉:洞燭其奸。 ⒊ ?燈泡瓦特?cái)?shù)的俗稱:十五燭的燈泡。 異體字 燭 爞 曯 爥 漢英互譯 candle、illuminate、light up、watt 造字法 形聲:從火、蜀聲 English candle, taper; shine, illuminate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(duì)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(dòng)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(huì)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法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法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