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踆
- 拼音chán qūn
- 注音ㄔㄢˊ ㄑ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蟾踆[ chán qūn ]
⒈ ?《淮南子·精神訓(xùn)》:“日中有踆烏,而月中有蟾蜍。”后因以“蟾踆”指代日月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蟾踆”指代日月。后因以“蟾踆”指代日月。
引《淮南子·精神訓(xùn)》:“日中有踆烏,而月中有蟾蜍。”
蟾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踆 | cūn | 足 | 14畫 | 基本字義 踆 cūn(ㄘㄨㄣ) ⒈ ?〈書〉踢。 異體字 竣 蹲 造字法 形聲:從足、夋聲 English squat |
蟾 | chán | 蟲 | 19畫 | 基本字義 蟾 chán(ㄔㄢˊ) ⒈ ?〔蟾蜍〕兩棲動物,皮上有許多疙瘩,內(nèi)有毒腺,形狀像蛙。吃昆蟲、蝸牛等,對農(nóng)業(yè)有益。俗稱“癩蛤蟆”、“疥蛤蟆”;古代稱“蟾諸”。簡稱“蟾”,如“蟾酥”(色白,可入藥)?!绑笇m”(月亮)?!绑腹稹??!绑篙啞保▓A月)。“蟾輝”、“蟾光”、“蟾魄”(均指月光)?!绑笇m折桂”(舊喻科舉考試登科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詹聲 English toad |
蟾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蟾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