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汜
- 拼音méng sì
- 注音ㄇㄥˊ ㄙˋ
- 繁體濛汜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蒙汜[ méng sì ]
⒈ ?古稱日落之處。
⒉ ?喻人垂暮之年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神話中所指日入之處。
引《楚辭·天問(wèn)》:“出自 湯谷,次于 蒙汜 ;自明及晦,所行幾里?”
王逸 注:“次,舍也;汜,水涯也。言日出東方 湯谷 之中,暮入西極 蒙水 之涯也?!?/span>
⒉ ?指日出之地。
引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:“邅回 蒙汜 之渚?!?br />高誘 注:“蒙汜,日所出之地?!?br />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四:“朝為 咸池 暉, 蒙汜 受其榮?!?br />明 楊慎 《升庵詩(shī)話》卷一:“日從 蒙汜 出,照樹(shù)出無(wú)影?!?br />濛汜:1.古稱日落之處。 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日月於是乎出入,象扶桑與 濛汜?!?br />薛綜 注引《楚辭》:“出自 陽(yáng)谷,入于 濛汜?!?br />唐 白居易 《開(kāi)成大行皇帝挽歌詞》之三:“鼎湖 龍漸遠(yuǎn), 濛汜 日初沉?!?br />明 何景明 《待曙樓賦》:“賓 暘谷 以馳想,候 濛汜 而思結(jié)?!?/span>
⒊ ?喻人垂暮之年。
引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(shī)·效郭璞<游仙>》:“永得 安期 術(shù),豈愁 濛汜 迫。”
《晉書(shū)·藝術(shù)傳·索紞》:“少不習(xí)勤,老無(wú)吏干, 濛汜 之年,弗敢聞命。”
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涼山贊佛》詩(shī)之四:“遠(yuǎn)駕求長(zhǎng)生,逐日過(guò) 濛汜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蒙汜[ méng sì ]
⒈ ?神話傳說(shuō)中的西方日落之處。
引《文選·張衡·西京賦》:「日月于是乎出入,象扶桑與蒙汜?!?/span>
蒙汜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汜 | sì | 氵 | 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汜 sì(ㄙˋ) ⒈ ?水決后又流入。 ⒉ ?〔汜水〕水名,在中國(guó)河南省。 ⒊ ?不流通的小溝渠。 異體字 洍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巳聲 English a stream which leaves the main branch then later returns |
蒙 | mēng méng měng | 艸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蒙(矇) mēng(ㄇㄥ) ⒈ ?欺騙:蒙騙。蒙哄。蒙事。欺上蒙下。 ⒉ ?昏迷,眼發(fā)黑:蒙頭轉(zhuǎn)向。 ⒊ ?胡亂猜測(cè):瞎蒙。 其他字義 蒙(濛) méng(ㄇㄥˊ) ⒈ ?沒(méi)有知識(shí),愚昧:?jiǎn)⒚伞0l(fā)蒙。蒙昧。 ⒉ ?遮蓋起來(lái):蒙罩。蒙子。蒙蔽。 ⒊ ?受:承蒙。蒙難。蒙塵。蒙垢。 ⒋ ?形容雨點(diǎn)細(xì)小:蒙蒙細(xì)雨。 ⒌ ?姓。 ⒍ ?同“艨”。 其他字義 蒙 měng(ㄇㄥˇ) ⒈ ?〔蒙古族〕a.中國(guó)少數(shù)民族之一。B.蒙古國(guó)的主要民族。 異體字 濛 冡 ? 矇 靀 |
蒙汜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蒙汜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