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期
- 拼音chūn qī
- 注音ㄔㄨㄣ ㄑ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春期[ chūn qī ]
⒈ ?春季;春時。
⒉ ?男女約會之期。
引證解釋
⒈ ?春季;春時。
引唐 蘇颋 《長樂花賦》:“假春期而不彩,雖秋令而不殘。”
唐 李商隱 《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》詩:“芳桂當年各一枝,行期未分壓春期?!?br />宋 陸游 《馀寒》詩:“漠漠餘寒透客衣,江村倍覺失春期?!?/span>
⒉ ?男女約會之期。
引唐 皎然 《擬長安春詞》:“春期不可定,春曲懶新翻?!?/span>
春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期 | qī jī | 月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期 qī(ㄑ一) ⒈ ?規(guī)定的時間,或一段時間:定期。限期。期限。學期。 ⒉ ?量詞,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:第五期。 ⒊ ?盼望,希望:期望。期冀。期盼。期待。 ⒋ ?限度:“征斂無期求索無度”。 ⒌ ?必,決定:“期死,非勇也”。 ⒍ ?〔期頤〕指人活到一百歲。 ⒎ ?地質學上指在一個國境內或一個大區(qū)域內,小于“世”的地質年代單位。 其他字義 期 jī(ㄐ一) ⒈ ?一周年,一整月:期年。期月。期服(古代喪服名,要穿一年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春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春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