砭針
- 拼音biān zhēn
- 注音ㄅ一ㄢ ㄓㄣ
- 繁體砭鍼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砭針[ biān zhēn ]
⒈ ?見“砭針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“砭石”。參見“砭石”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東山經(jīng)》“高氏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箴石” 晉 郭璞 注:“可以為砭針治癰腫者。”
按,砭,原誤作“抵”。 唐 柳宗元 《報崔黯秀才書》:“吾不幸蚤得二病,學(xué)道以來,日思砭鍼攻熨?!?br />宋 范成大 《病中》詩之二:“通身都放下,何用覓砭鍼?”
國語辭典
砭針[ biān zhēn ]
⒈ ?中國古代用以刺扎人體穴位,或刺切膿包及放血的石針。參見「砭石」條。
引唐·柳宗元〈報崔黯秀才書〉:「吾不幸蚤得二病,學(xué)道以來,日思砭針攻熨?!?/span>
砭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針 | zhēn | 钅 | 7畫 | 基本字義 針(針) zhēn(ㄓㄣ) ⒈ ?縫織衣物引線用的一種細長的工具:針線。 ⒉ ?細長像針的東西:時針。 ⒊ ?用針扎治?。横樉?。 ⒋ ?注射用的器具和藥物:針頭。 異體字 針 鍼 ? 漢英互譯 acicula、acus、needle、pin、pricker 造字法 會意:從钅、從十 English needle; pin; tack; acupuncture |
砭 | biān | 石 | 9畫 | 基本字義 砭 biān(ㄅ一ㄢ) ⒈ ?中國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:砭石。砭針。 ⒉ ?用石針扎皮肉治病,引申為刺或規(guī)勸:砭灸。針砭(喻指出人的過錯,勸人改正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石、乏聲 English stone probe; pierce; counsel |
砭針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砭針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