緑頭巾
- 拼音lǜ tóu jīn
- 注音ㄌㄩˋ ㄊㄡˊ ㄐ一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綠頭巾[ lǜ tóu jīn ]
⒈ ?元、明時(shí)娼妓家的男人要戴綠色頭巾。后稱妻子有外遇者為“戴綠頭巾”。也稱“綠帽子”
英cuckold;
引證解釋
⒈ ?綠色頭巾。 漢 代卑賤者所服。 唐 代 李封 責(zé)令罪人裹綠頭巾以示辱。 元 明 兩朝娼妓、樂人家中男子都規(guī)定戴綠頭巾。后俗稱妻有外遇為戴綠頭巾。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奇政》:“李封 為 延陵 令,吏人有罪,不加杖罰,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,隨所犯輕重以日數(shù)為等級(jí),日滿乃釋。
引吳 人著此服出入州鄉(xiāng),以為大恥?!?br />《元典章·禮部二·服色》:“至元 五年十月……該準(zhǔn)中書省札付娼妓之家多與官員士庶同著衣服,不分貴賤。今擬娼妓各分等第穿著紫皂衫子,戴著冠兒。娼妓之家家長并親屬男子裹青巾?!?br />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辯證下·綠頭巾》:“吳 人稱人妻有淫行者為緑頭巾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佟客》:“一頂緑頭巾,或不能壓人死耳。”
呂湛恩 注引《國憲家猷》:“春秋 時(shí),有貨妻女求食者,謂之倡。夫以緑巾裹頭,以別貴賤?!?br />燕谷老人 《續(xù)孽?;ā返谌兀骸皩O三 拍拍她馬屁,也得了不少的錢,自然沒有話説,情愿戴了緑頭巾,到小寓中伺候她。”
國語辭典
綠頭巾[ lǜ tóu jīn ]
⒈ ?相傳唐朝李封為延陵令時(shí),若官吏有罪,不加杖罰,但令頭裹綠頭巾以羞辱,且期滿后才能解下。見唐·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卷九·奇政》。至元明時(shí),規(guī)定娼妓家中男人都戴綠頭巾。后用「戴綠頭巾」、「戴綠帽子」等來譏刺妻子有外遇或淫行。
引《醒世姻緣傳·第二回》:「除了我不養(yǎng)漢罷了,那怕那忘八戴銷金帽,綠頭巾不成?!?/span>
緑頭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頭 | tóu tou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頭(頭) tóu(ㄊㄡˊ) ⒈ ?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(dòng)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:頭骨。頭腦。頭臉(①頭和臉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體面)。頭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)。 ⒉ ?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留頭。剃頭。 ⒊ ?物體的頂端:山頭。筆頭。兩頭尖。 ⒋ ?指事情的起點(diǎn)或端緒:從頭兒說起。頭緒。 ⒌ ?物體的殘余部分:布頭兒。 ⒍ ?以前,在前面的:頭三天。 ⒎ ?次序在前,第一:頭等。頭生。 ⒏ ?首領(lǐng):頭子。頭目。 ⒐ |
緑 | lǜ lù | 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緑 lù(ㄌㄨˋ) ⒈ ?均見“綠”。 異體字 綠 綠 English green; chlorine |
巾 | jīn | 巾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巾 jīn(ㄐ一ㄣ) ⒈ ?擦東西或包裹、覆蓋東西的用品,多用紡織品制成:手巾。圍巾。領(lǐng)巾。枕巾。餐巾。巾幗(“幗”是古代婦女的頭巾,指婦女,如“巾巾英雄”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; towel; turban;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|
緑頭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緑頭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