纓綬
- 拼音yīng shòu
- 注音一ㄥ ㄕㄡˋ
- 繁體纓綬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纓綬[ yīng shòu ]
⒈ ?冠帶與印綬。借指官位。
引證解釋
⒈ ?冠帶與印綬。借指官位。
引唐 張說 《游洞庭湖湘》詩之二:“城池自縶籠,纓綬為徽纆?!?br />宋 蘇軾 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慨然懷歸,投棄纓綬?!?/span>
纓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纓 | yīng | 纟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纓(纓) yīng(一ㄥ) ⒈ ?用線或繩等做的裝飾品:帽纓子。紅纓槍。纓穗。 ⒉ ?像纓的東西:蘿卜纓子。 ⒊ ?帶子,繩子:長纓。 異體字 纓 绬 ? 漢英互譯 tassel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嬰聲 English a chin strap; tassel; to annoy, bother |
綬 | shòu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綬(綬) shòu(ㄕㄡˋ) ⒈ ?一種絲質(zhì)帶子,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,后用來拴勛章:印綬。綬帶。 異體字 綬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受聲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|
纓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纓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