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纻
- 拼音má zhù
- 注音ㄇㄚˊ ㄓㄨˋ
- 繁體麻紵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麻纻[ má zhù ]
⒈ ?亦作“麻苧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麻苧”。大麻與苧麻。泛指麻。莖皮可供紡織用。
引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衛(wèi)颯》:“教民種殖桑柘麻紵之屬?!?br />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黝黝桑柘,油油麻紵?!?br />唐 杜荀鶴 《山中寡婦》詩:“夫因兵死守蓬茅,麻苧衣衫鬢髮焦?!?br />《宋史·陳堯叟傳》:“今其民除耕水田外,地利之博者,惟麻苧爾。麻苧所種,與桑柘不殊。”
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》卷二二:“小紡車。此車之制,凡麻苧之鄉(xiāng),在在有之?!?/span>
麻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纻 | zhù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纻(紵) zhù(ㄓㄨˋ) ⒈ ?同“苧”。 ⒉ ?苧麻纖維織成的布。 異體字 紵 English ramie; sack cloth |
麻 | má | 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麻 má(ㄇㄚˊ) ⒈ ?草本植物,種類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苧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亞麻”等。莖皮纖維通常亦稱“麻”,可制繩索、織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繩。麻紡。 ⒉ ?指“芝麻”:麻醬。麻油。 ⒊ ?像腿、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:腳麻了。 ⒋ ?感覺不靈,或喪失感覺,引申為思想不敏銳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 ⒌ ?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:麻子。 ⒍ ?帶細碎斑點的:麻雀。麻蠅。 ⒎ ?喻紛亂:麻亂。麻沸。 ⒏ |
麻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麻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