蠻箋
- 拼音mán jiān
- 注音ㄇㄢˊ ㄐ一ㄢ
- 繁體蠻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蠻箋[ mán jiān ]
⒈ ?見“蠻箋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蠻牋”。 唐 時高麗紙的別稱。亦指 蜀 地所產(chǎn)名貴的彩色箋紙。參閱 宋 顧文薦 《負(fù)暄雜錄·紙》、 元 費(fèi)著 《箋紙譜》。
引唐 陸龜蒙 《酬襲美夏首病愈見招次韻》:“雨多青合是垣衣,一幅蠻牋夜款扉?!?br />宋 辛棄疾 《賀新郎》詞:“十樣蠻牋紋錯綺,粲珠璣。”
清 徐芳 《柳夫人小傳》:“每宗伯( 錢謙益 )句就,遣鬟矜示 柳,擊鉢之頃,蠻箋已至,風(fēng)追電躡,未嘗肯地步讓。”
姚錫鈞 《和了公和》:“分付幾園老居士,蠻牋同擘酒家樓?!?/span>
國語辭典
蠻箋[ mán jiān ]
⒈ ?四川出產(chǎn)的箋紙。也作「蠻牋」。
⒉ ?高麗進(jìn)貢的箋紙。明·陳耀文也作「蠻牋」。
引《天中記·卷三八·紙》:「唐,中國紙未備,多取于外夷,故唐人詩中多用蠻箋字,亦有為也;高麗歲貢蠻箋紙,書卷多用為襯?!?/span>
蠻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蠻 | mán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蠻(蠻) mán(ㄇㄢˊ) ⒈ ?粗野,兇惡,不通情理:野蠻。蠻橫( hèng )。蠻不講理。 ⒉ ?愣,強(qiáng)悍:一味蠻干。 ⒊ ?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:蠻荒。 ⒋ ?方言,相當(dāng)于“很”:蠻好。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、quite、rough、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; barbarous, savage |
箋 | jiān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箋(箋) jiān(ㄐ一ㄢ) ⒈ ?注釋:箋注。 ⒉ ?小幅華貴的紙張,古時用以題詠或?qū)憰牛罕愎{。信箋。 ⒊ ?書信:箋札。箋牘。華箋。 ⒋ ?文體名,書札、奏記一類:箋奏。奏箋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諸王)。 異體字 箋 牋 椾 ? ? 漢英互譯 annotation、commentary、letter、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戔聲 English note, memo; stationery; comments |
蠻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蠻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