館谷
- 拼音guǎn gǔ
- 注音ㄍㄨㄢˇ ㄍㄨˇ
- 繁體館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館谷[ guǎn gǔ ]
⒈ ?居其館,食其谷。指駐軍就食。
⒉ ?泛指食宿款待。
⒊ ?借指塾師的束修或幕賓的酬金。
⒋ ?指作館,教私熟或任幕賓。
引證解釋
⒈ ?居其館,食其谷。指駐軍就食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 師敗績…… 晉 師三日館穀,及癸酉而還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館,舍也,食 楚 軍穀三日?!?br />《南史·宋紀(jì)上·武帝》:“超 固其小城。乃設(shè)長圍以守之,館穀於 青 土?!?br />《舊唐書·李密傳》:“未若直取 滎陽,休兵館穀,待士勇馬肥,然后與人爭利?!?/span>
⒉ ?泛指食宿款待。
引《北史·周紀(jì)上·太祖文帝》:“是歲, 關(guān)中 飢,帝館穀於 弘農(nóng) 五十餘日?!?br />唐 韓翃 《送中兄典郡州》詩:“一路諸侯爭館穀,洪池高會(huì)荊臺(tái)曲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丁前溪》:“丁 亡去,至 安丘,遇雨,避身逆旅。雨日中不止。有少年來,館穀豐隆。既而昏暮,止宿其家?!?/span>
⒊ ?借指塾師的束脩或幕賓的酬金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四回:“每年館穀,也不過五六十金?!?br />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生以館穀糊口?!?/span>
⒋ ?指作館,教私熟或任幕賓。
引《醒世恒言·錢秀才錯(cuò)占鳳凰儔》:“高贊 請(qǐng)個(gè)積年老教授在家館穀,教著兩個(gè)兒女讀書?!?br />顧學(xué)頡 注:“請(qǐng)先生在家里教小孩念書,東家供給食宿,叫做‘館穀’?!?br />明 張煌言 《北征錄》:“余故暫止逆旅,而 徐某、金某 從外入,與余聯(lián)榻坐。問余何來,余告以館穀歸 江 南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四四回:“我今日披肝瀝膽的説一句話:‘我在窮途之中,多承援手,薦我館穀,自然感激?!?/span>
國語辭典
館谷[ guǎn gǔ ]
⒈ ?居住進(jìn)食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晉師三日館谷,及癸酉而還?!?/span>
⒉ ?供給賓客食宿。
引明·朱權(quán)《卓文君·第二折》:「須延此人于家,館谷數(shù)日,賷助他些盤費(fèi)?!?/span>
⒊ ?本指供給食宿,延聘教師至家教習(xí)子弟。后引申為教書。
引《宋史·卷三〇六·張去華傳》:「受代,攜之京師,慰薦館谷,并登仕籍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卷七·錢秀才錯(cuò)占鳳凰儔》:「高贊請(qǐng)個(gè)積年老教授在家館谷,教著兩個(gè)兒女讀書?!?/span>
館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館 | guǎn | 饣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館(館) guǎn(ㄍㄨㄢˇ) ⒈ ?招待賓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:賓館。旅館。館舍。 ⒉ ?一個(gè)國家在另一個(gè)國家外交人員常駐的住所:大使館。領(lǐng)事館。 ⒊ ?某些服務(wù)性商店的名稱:茶館。照相館。 ⒋ ?一些文化工作場所:報(bào)館。博物館。文化館。館藏。 ⒌ ?舊時(shí)指教學(xué)的地方:家館。蒙館。坐館。 異體字 館 舘 漢英互譯 a place for cultural or sports activities、accommodation for guests、embassy、shop 造字法 形聲:從饣、官聲 English public building |
谷 | gǔ | 谷 | 7畫 | 基本字義 谷(穀) gǔ(ㄍㄨˇ) ⒈ ?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,或指兩山之間:山谷。河谷。 ⒉ ?喻困境:進(jìn)退維谷(進(jìn)退兩難)。 ⒊ ?莊稼和糧食的總稱:五谷。百谷。 ⒋ ?粟的別稱,亦指稻的子實(shí):谷物。谷米。稻谷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噱 穀 ? 漢英互譯 paddy、val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|
館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館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