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賦
- 拼音jiǔ fù
- 注音ㄐ一ㄡˇ ㄈㄨˋ
- 繁體九賦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九賦[ jiǔ fù ]
⒈ ?周代的九類賦稅。
引證解釋
⒈ ?周 代的九類賦稅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九賦歛財賄:一曰邦中之賦,二曰四郊之賦,三曰邦甸之賦,四曰家削之賦,五曰邦縣之賦,六曰邦都之賦,七曰關(guān)市之賦,八曰山澤之賦,九曰幣餘之賦?!?br />鄭玄 注:“邦中在城郭者,四郊去國百里,邦甸二百里,家削三百里,邦縣四百里,邦都五百里,此平民也。關(guān)市、山澤謂占會百物,幣餘謂占賣國中之斥幣,皆未作當增賦者?!?br />按,前六種賦稅皆以地區(qū)遠近為區(qū)別,征土地產(chǎn)物;關(guān)市之賦征商旅稅;山澤之稅征礦、漁、林業(yè)稅;幣馀之賦指不屬以上各類的其他賦稅。后以“九賦”泛指各類賦稅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喜雨奉勅作》詩:“關(guān)市欣九賦,倉廩開萬箱?!?br />《南齊書·武帝紀》:“軍國器用,動資四表,不因厥產(chǎn),咸用九賦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柳常侍行狀》:“示優(yōu)裕之德以周惠,利緩九賦。”
九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九 | jiǔ | 丿 | 2畫 | 基本字義 九 jiǔ(ㄐ一ㄡˇ) ⒈ ?數(shù)目,八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玖”代):九歸。 ⒉ ?泛指多次或多數(shù)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 異體字 玖 漢英互譯 nin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ine |
賦 | fù | 貝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賦(賦) fù(ㄈㄨˋ) ⒈ ?舊指田地稅:田賦。賦稅。 ⒉ ?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文體。 ⒊ ?念詩或作詩:登高賦詩。 ⒋ ?給予,亦特指生成的資質(zhì):賦予。賦有。天賦。稟賦。 ⒌ ?古同“敷”,鋪陳,分布。 異體字 賦 ? 漢英互譯 endow with、tax、ode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武聲 English tax; give; endow; army; diffuse |
九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九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