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省
- 拼音tíng shěng
- 注音ㄊ一ㄥˊ ㄕ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停省[ tíng shěng ]
⒈ ?裁撤,裁減不用。
引證解釋
⒈ ?裁撤,裁減不用。
引《后漢書·韋彪傳》:“往時 楚 獄大起,故置令史以助郎職,而類多小人,好為姦利。今者務(wù)簡,可皆停省?!?br />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終制》:“牀上唯施七星板;至如蠟弩牙、玉豚、錫人之屬,并須停省。”
停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停 | tíng | 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停 tíng(ㄊ一ㄥˊ) ⒈ ?止住,中止不動:停止。停產(chǎn)。停學(xué)。停職。停頓。??M?zhàn)。停業(yè)。停滯。 ⒉ ?總數(shù)分成幾份,其中的一份:十停兒有九停兒是好的。 ⒊ ?暫時不繼續(xù)前進:停留。停泊。 ⒋ ?妥當(dāng):停妥。停當(dāng)。 異體字 亭 漢英互譯 be parked、cease、halt、pause、stay、stop 相關(guān)字詞 下、開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亭聲 English stop, suspend, delay; suitable 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(shè)置,總管國家政務(wù)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(shè)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(quán),權(quán)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停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停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