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書
- 拼音cè shū
- 注音ㄘㄜˋ ㄕㄨ
- 繁體策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策書[ cè shū ]
⒈ ?指古代常用以記錄史實的簡冊。
⒉ ?指古代書寫帝王任免官員等命令的簡策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古代常用以記錄史實的簡冊。
引晉 杜預 《<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>序》:“仲尼 因 魯 史策書成文,考其真?zhèn)味酒涞涠Y。”
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惑經(jīng)》:“寧殖 出君,而卒自憂名在策書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<呂獻可章奏集>序》:“君子之譏著之策書而昭明,垂之百世而不泯,誠哉是言也?!?br />清 何琇 《樵香小記·百國春秋》:“蓋古史官簡書、策書之分,策書詳其細目,如 墨子 之所稱, 左氏 據(jù)以作傳者是也;簡書舉其大綱,如《汲冢竹書》之體, 孔子 所據(jù)以作經(jīng)者也?!?/span>
⒉ ?指古代書寫帝王任免官員等命令的簡策。
引《漢書·龔勝傳》:“自 昭帝 時, 涿郡 韓福 以德行徵至京師,賜策書束帛遣歸?!?br />漢 蔡邕 《獨斷》卷上:“其( 漢 天子)命令一曰策書,二曰制書,三曰詔書,四曰戒書?!?br />《南史·褚裕之傳》:“即事緣情,不容均之凡僚,宜有策書,用申隆寄?!?br />宋 蘇洵 《任相》:“相不勝任,策書至而布衣出府,免矣?!?/span>
國語辭典
策書[ cè shū ]
⒈ ?書籍、簡冊。
引《史記·卷六〇·三王世家·褚少孫補曰》:「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書,編列其事而傳之?!?br />《漢書·卷一〇〇·敘傳上》:「夫以匹婦之明,猶能推事理之致,探禍福之機,而全宗祀于無窮,垂策書于春秋?!?/span>
⒉ ?漢代皇帝任免官吏,書于竹簡,稱為「策書」。
引《續(xù)漢書志·第五·禮儀志中》:「讀策書畢,中常侍持皇太子璽綬東向授太子。」
策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書 | shū | 乙 | 4畫 | 基本字義 書(書) shū(ㄕㄨ) ⒈ ?成本的著作:書籍。書刊。書稿。書香。書卷氣(指在說話、作文、寫字、畫畫等方面表現(xiàn)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)。書生氣(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)。 ⒉ ?信:書信。書札。書簡。書函。 ⒊ ?文件:證書。說明書。 ⒋ ?寫字或寫的字:書法。書寫。書桌。書案。書畫。 ⒌ ?寫文章:大書特書。罄竹難書。 ⒍ ?字體:草書。隸書。楷書。 ⒎ ?古書名,《尚書》的簡稱(亦稱“書經(jīng)”)。 ⒏ ?某些曲藝形式的通 |
策 | cè | 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策 cè(ㄘㄜˋ) ⒈ ?古代的一種馬鞭子,頭上有尖刺。 ⒉ ?鞭打:策馬。鞭策。 ⒊ ?激勵,促進:策動。策勉。 ⒋ ?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:簡策。 ⒌ ?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 ⒍ ?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:策論。策問。 ⒎ ?杖:策杖。 ⒏ ?中國數(shù)學上曾經(jīng)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,形狀與“籌”相似。 ⒐ ?計謀,主意,辦法:上策。獻策。決策。政策。策劃。束手無策。 ⒑ ?書法用字名稱,指仰橫。 ⒒ ?姓 |
策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策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