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毫
- 拼音bái háo
- 注音ㄅㄞˊ ㄏㄠ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白毫[ bái háo ]
⒈ ?白毛。
⒉ ?亦作“白毫相”。
⒊ ?泛指白色的光芒。
⒋ ?指毛筆。
引證解釋
⒈ ?白毛。
引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春皇庖犧》:“長頭修目,龜齒龍唇,眉有白毫,鬚垂委地。”
北魏 崔鴻 《十六國春秋·前趙·劉聰》:“左耳有一白毫,長二尺餘。”
唐 皮日休 《公齋四詠·小桂》:“葉彩碧髓出,花狀白毫蕤。”
⒉ ?見“白毫相”。
⒊ ?泛指白色的光芒。
引宋 蘇軾 《中秋見月和子由》:“明月未出羣山高,瑞光萬丈生白毫?!?/span>
⒋ ?指毛筆。
引宋 黃庭堅 《林為之送筆戲贈》詩:“病在惜白毫,往往半巧拙?!?/span>
國語辭典
白毫[ bái háo ]
⒈ ?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。相傳佛陀的兩眉間有白色的毫毛,右旋宛轉(zhuǎn)。
引《經(jīng)律異相·卷四》:「太子有三十二相:一、體軀金色。二、頂有肉髻。三、其發(fā)紺青。四、眉間白毫?!?/span>
白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毫 | háo | 毛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毫 háo(ㄏㄠˊ) ⒈ ?細(xì)長而尖的毛:毫毛。毫發(fā)( fā )。毫末(喻極微小的數(shù)量或部分)。絲毫。 ⒉ ?指毛筆:揮毫。毫素。 ⒊ ?中國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繩:頭毫。二毫。 ⒋ ?中國市制計量單位,十毫等于一厘(長度、地積、重量單位);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(面積單位)。 ⒌ ?方言,貨幣單位,角、毛。 ⒍ ?數(shù)量極少,一點兒(限用于否定式):毫不費力。毫無二致。 ⒎ ?與某一物理量的單位連用時,表示該量的千分之一:毫米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白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白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