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箋
- 拼音bā jiān
- 注音ㄅㄚ ㄐ一ㄢ
- 繁體巴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巴箋[ bā jiān ]
⒈ ?蜀地產的一種優(yōu)質紙。
引證解釋
⒈ ?蜀 地產的一種優(yōu)質紙。
引唐 杜甫 《寄高使君岑長史》詩:“荊 玉簪頭冷, 巴 牋染翰光?!?br />仇兆鰲 注:“《紙譜》:蜀 牋紙,盡用 蔡倫 法,有玉版、貢餘、經屑、表光之名?!?br />唐 李商隱 《宮中曲》:“巴 牋兩三幅,滿寫承恩字?!?/span>
巴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箋 | jiān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箋(箋) jiān(ㄐ一ㄢ) ⒈ ?注釋:箋注。 ⒉ ?小幅華貴的紙張,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:便箋。信箋。 ⒊ ?書信:箋札。箋牘。華箋。 ⒋ ?文體名,書札、奏記一類:箋奏。奏箋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諸王)。 異體字 箋 牋 椾 ? ? 漢英互譯 annotation、commentary、letter、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戔聲 English note, memo; stationery; comments |
巴 | bā | 巳 | 4畫 | 基本字義 巴 bā(ㄅㄚ) ⒈ ?粘結著的東西:泥巴。鍋巴。 ⒉ ?粘貼,依附在別的東西上:飯巴鍋了。巴結別人。 ⒊ ?貼近: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 ⒋ ?盼,期望:巴望。 ⒌ ?張開:巴著眼睛。 ⒍ ?古國名,在今中國四川省東部。 ⒎ ?中國四川省東部,泛指四川:巴蜀。巴山蜀水。 ⒏ ?詞尾,讀輕聲:尾巴。嘴巴。 ⒐ ?大蛇:巴蛇(傳說中能吞大象的蛇)。 ⒑ ?氣壓的壓強單位。 ⒒ ?壓強單位。 ⒓ ?姓。 異體字 ? 笆 漢英互譯 bar、be close to、 |
巴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巴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