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法
- 拼音bā fǎ
- 注音ㄅㄚ ㄈ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八法[ bā fǎ ]
⒈ ?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。明初吏部考察官吏,不稱職的分老疾、疲軟、貪酷、不謹四項。漢字筆畫有側(cè)(點)、勒(橫)、努(直)、趯(鉤)、策(斜畫向上)、掠(撇)、啄(右邊短撇)、磔(捺),謂之八法。多以指書法。
引證解釋
⒈ ?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灋治官府:一曰官屬,以舉邦治;二曰官職,以辨邦治;三曰官聯(lián),以會官治;四曰官常,以聽官治;五曰官成,以經(jīng)邦治;六曰官灋,以正邦治;七曰官刑,以糾邦治;八曰官計,以弊邦治?!?br />《南史·宋武帝紀》:“九伐之道既敷,八法之化自理?!?/span>
⒉ ?明 初吏部考察官吏,不稱職的分老疾、疲軟、貪酷、不謹四項。 成化 時加才力不及一項。 清 代分貪、酷、疲軟無為、不謹慎、年老、有疾、浮躁、才力不足八種情況,而分別加以處置,稱八法。
引《清會典·吏部·考功清吏司》:“糾以八法:曰貪,曰酷,曰罷軟無為,曰不謹,曰年老,曰有疾,曰浮躁,曰才力不及?!?br />參閱 清 章學(xué)誠 《丙辰札記》。 清 唐孫華 《壽王冰庵太守五十韻》:“九閽深詄蕩,八法長奸欺?!?/span>
⒊ ?漢字筆畫有側(cè)(點)、勒(橫)、努(直)、趯(鉤)、策(斜畫向上)、掠(撇)、啄(右邊短撇)、磔(捺),謂之八法。多以指書法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飛白書勢銘》:“超工八法,盡奇六文?!?br />唐 沉傳師 《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題示》詩:“鏘金七言凌 老杜,入木八法蟠高軒?!?br />清 馮桂芬 《顧南林年丈七十壽序》:“工詩文,精八法,尤長徑尺外大字?!?/span>
國語辭典
八法[ bā fǎ ]
⒈ ?周代治理官府的八種方法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「以八法治官府:一曰官屬,以舉邦治;二曰官職,以辦邦治;三曰官聯(lián),以會官治;四曰官常,以聽官治;五曰官成,以經(jīng)邦治;六曰官法,以正邦治;七曰官刑,以糾邦治;八曰官計,以弊邦治?!?/span>
⒉ ?我國書法中的側(cè)、勒、弩、趯、策、掠、啄、磔八種筆法。參見「永字八法」條。
英語eight methods of treatment (TCM)?
八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八 | bā | 八 | 2畫 | 基本字義 八 bā(ㄅㄚ) ⒈ ?數(shù)名,七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捌”代):八面玲瓏。八卦(《周易》中的八種基本圖形)。 異體字 捌 丷 漢英互譯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; all around, all sides |
八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八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