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箓
- 拼音jīn lù
- 注音ㄐ一ㄣ ㄌㄨˋ
- 繁體金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金箓[ jīn lù ]
⒈ ?道教謂天帝的詔書。
⒉ ?道場的名稱。
⒊ ?神話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冊(cè)。
引證解釋
⒈ ?道教謂天帝的詔書。
引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十三引 北周 宇文逌 《道教實(shí)花序》:“可道非道,因金籙以詮言?!?br />唐 王維 《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(yīng)制》:“玉京移大像,金籙會(huì)羣仙?!?br />唐 陸龜蒙 《王先輩艸堂》詩:“金籙漸加新品秩, 玉皇 偏賜羽衣裳?!?/span>
⒉ ?道場的名稱。
引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四》:“其(指道教)潔齋之法,有黃籙、玉籙、金籙、涂炭等齋?!?br />唐 皇甫冉 《宿洞靈觀》詩:“明日開金籙,焚香更沐蘭?!?br />《舊唐書·武宗紀(jì)》:“召道士 趙歸真 等八十一人入禁中,于三殿修金籙道場,帝幸三殿,于九天壇親受法籙?!?/span>
⒊ ?神話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冊(cè)。
引宋 樂史 《廣卓異記·御制詩送賀賓客為道士還鄉(xiāng)并宰相已下應(yīng)制詩》:“﹝ 李適之 《應(yīng)制》詩﹞仙記題金籙,朝章披羽衣。”
金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箓 | lù | 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箓(籙) lù(ㄌㄨˋ) ⒈ ?帝王自稱其所謂天賜的符命之書,作為御制天下的憑證。 ⒉ ?簿籍:鬼箓。 ⒊ ?道教記載上天神名的書。 異體字 簏 籙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錄聲 English book |
金 | jīn | 金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金 jīn(ㄐ一ㄣ) ⒈ ?一種化學(xué)元素,符號(hào)Au,原子序數(shù)79,黃赤色,質(zhì)軟:黃金。金子。金筆。 ⒉ ?金一類的,具有光澤、延展性,容易傳熱和導(dǎo)電的固體的通稱(汞除外)。:金屬。五金(舊指金銀銅鐵錫)。合金(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成的金屬)。金文(鑄或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,舊稱“鐘鼎文”)。 ⒊ ?錢:現(xiàn)金?;?。揮金如土。 ⒋ ?指兵器或金屬制的樂器:金革(兵器甲鎧的總稱,引申指戰(zhàn)爭)。金聲(a.鉦聲;b. |
金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金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