琰圭
- 拼音yǎn guī
- 注音一ㄢˇ ㄍㄨㄟ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琰圭[ yǎn guī ]
⒈ ?圭的上端尖銳者。古代作為征討不義的符信。
引證解釋
⒈ ?圭的上端尖銳者。古代作為征討不義的符信。
引《周禮·考工記·玉人》:“琰圭九寸,判規(guī),以除慝,以易行?!?br />鄭玄 注:“琰圭,琰半以上,又半為瑑飾,諸侯有為不義,使者征之,執(zhí)以為瑞節(jié)也?!?br />《周禮·春官·典瑞》:“琰圭以易行以除慝?!?br />鄭玄 注引 鄭司農(nóng) 曰:“琰圭有鋒芒、傷害、征伐、誅討之象者。”
元 方回 《石氏四子名字說》:“諸侯有不義者,王命使持琰圭之節(jié)執(zhí)之,今之風憲將帥近之。”
國語辭典
琰圭[ yǎn guī ]
⒈ ?古代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。長九寸,為糾舉諸侯行為的象征、準則。
引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玉人》:「琰圭九寸,判規(guī)以除慝,以易行?!?br />漢·鄭玄·注:「諸侯有為不義,使者征之執(zhí)以為瑞節(jié),也除慝誅惡逆,也易行去煩苛。」
琰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琰 | yǎn | 王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琰 yǎn(一ㄢˇ) ⒈ ?〔琰圭〕上端尖的圭。 ⒉ ?〔琰琰〕有光澤的樣子,如“黛玄眉之琰琰”。 ⒊ ?美玉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王、炎聲 English jewel, gem; glitter of gems |
圭 | guī | 土 | 6畫 | 基本字義 圭 guī(ㄍㄨㄟ) ⒈ ?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,上圓(或劍頭形)下方:圭角( jiǎo )(圭的棱角,喻鋒芒)。 ⒉ ?古代測日影的器具:圭表(a.測日影的器具;b.標準)。圭臬(指標準、法度,如“奉為圭圭”)。 ⒊ ?古代容量單位(一升的十萬分之一):圭撮(喻小量)。圭勺。 ⒋ ?古代重量單位,十圭重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兩,十六兩重一斤。 ⒌ ?潔:圭田(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)。 異體字 珪 造字法 |
琰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琰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