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曲
- 拼音xié qǔ
- 注音ㄒ一ㄝˊ ㄑ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邪曲[ xié qǔ ]
⒈ ?不正。
例邪曲之公害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
英wry;
引證解釋
⒈ ?不正直。
引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故鄉(xiāng)乎邪曲而不迷,觀乎雜物而不惑。”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載應(yīng)不捷聲價益振》:“論曰:無義而生,不若有義而死;邪曲而得,不若正直而失。”
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一:“太祖 坐正殿,令洞開諸門直望之,謂左右曰:‘此如我心,小有邪曲,人皆見之?!?/span>
⒉ ?指品性不正的人。
引清 唐甄 《潛書·賤奴》:“明示以便進之門,邪曲進,賢正沮矣?!?/span>
國語辭典
邪曲[ xié qū ]
⒈ ?不正。
引《史記·卷八四·屈原賈生傳》:「邪曲之害公也,方正之不容也?!?/span>
反正直
邪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邪 | xié yá yé yú xú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邪 xié(ㄒ一ㄝˊ) ⒈ ?不正當(dāng),不正派:邪惡( è )。邪念。邪說。 ⒉ ?中醫(yī)指引起疾病的環(huán)境因素:寒邪。風(fēng)邪。 ⒊ ?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(zāi)禍:中( zhòng )邪。 ⒋ ?妖異怪誕:邪魔。邪術(shù)。 ⒌ ?古同“斜”。 其他字義 邪 yá(一ㄚˊ) ⒈ ?古同“玡”,瑯玡山。 其他字義 邪 yé(一ㄝˊ) ⒈ ?古同“耶”,疑問詞。 其他字義 邪 yú(ㄩˊ) ⒈ ?古同“餘”。 其他字義 邪 xú(ㄒㄨˊ) ⒈ ?古同“徐”,緩慢。 異體字 斜 耶 衺 铘 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畫 | 基本字義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?彎轉(zhuǎn),與“直”相對:彎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筆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、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;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盡其妙。 ⒉ ?不公正,不合理:曲說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?彎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?偏僻的地方:鄉(xiāng)曲。 ⒌ ?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(fā)醇的東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曲 qǔ(ㄑㄨˇ) ⒈ ?能唱的文詞,一種藝術(shù)形式:曲藝。曲話。 ⒉ |
邪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