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燭
- 拼音kè zhú
- 注音ㄎㄜˋ ㄓㄨˊ
- 繁體刻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刻燭[ kè zhú ]
⒈ ?《南史·王僧孺?zhèn)鳌罚骸熬沽晖踝恿紘L夜集學(xué)士,刻燭為詩,四韻者則刻一寸,以此為率。文琰曰:'頓燒一寸燭,而成四韻詩,何難之有。'”后因以喻詩才敏捷。
⒉ ?古人刻度數(shù)于燭,燒以計時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南史·王僧孺?zhèn)鳌罚骸熬沽晖?子良 嘗夜集學(xué)士,刻燭為詩,四韻者則刻一寸,以此為率。
引文琰 曰:‘頓燒一寸燭,而成四韻詩,何難之有?!?br />后因以喻詩才敏捷。 唐 潘述 《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聯(lián)句》:“詩教刻燭賦,酒任連盤酌?!?br />宋 秦觀 《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》詩:“愧無刻燭敏,續(xù)此金玉音?!?br />明 李東陽 《原博席上用擊鼓催花令戲成一首》:“未夸刻燭多才思,一遍須教八韻成?!?br />謝覺哉 《贈沉衡老》詩:“駕游尚可騰空去,聯(lián)句猶能刻燭工?!?/span>
⒉ ?古人刻度數(shù)于燭,燒以計時。
引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奉和春夜應(yīng)令》:“燒香知夜漏,刻燭驗更籌。”
刻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燭 | zhú | 火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燭(燭) zhú(ㄓㄨˊ) ⒈ ?用線繩或葦子做中心,周圍包上蠟油,點著取亮的東西(古代亦稱“火炬”):蠟燭。花燭。燭光。燭淚。燭臺。風(fēng)燭殘年。 ⒉ ?洞悉:洞燭其奸。 ⒊ ?燈泡瓦特數(shù)的俗稱:十五燭的燈泡。 異體字 燭 爞 曯 爥 漢英互譯 candle、illuminate、light up、watt 造字法 形聲:從火、蜀聲 English candle, taper; shine, illuminate |
刻 | kè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刻 kè(ㄎㄜˋ) ⒈ ?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書本)??淌?。刻字??贪???讨矍髣?。 ⒉ ?古代用漏壺記時,一晝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鐘表計時,一刻等于十五分鐘:五點一刻。 ⒊ ?時間:此刻。即刻。頃刻(極短時間)。時刻??滩蝗菥彙?⒋ ?形容程度極深:深刻??桃???坦牵ǜ惺苌钋腥牍牵?。刻苦。 ⒌ ?不厚道:刻毒??瘫?。尖刻??量?。 ⒍ ?同“克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chisel 造字法 形聲:從刂、亥聲 English carve, |
刻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刻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