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榖
- 拼音bān gǔ
- 注音ㄅㄢ ㄍㄨˇ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斑榖[ bān gǔ ]
⒈ ?楮樹的一種。
引證解釋
⒈ ?楮樹的一種。
引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楮》﹝集解﹞引 蘇恭 曰:“此有二種,一種皮有斑花文,謂之斑榖。”
斑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榖 | gǔ | 木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榖 gǔ(ㄍㄨˇ) ⒈ ?木名。又稱“構(gòu)”、“楮”,即構(gòu)樹 [paper mulberry]。落葉喬木。新生枝密披灰色粗毛,具乳汁。葉闊卵形至長(zhǎng)圓狀卵形,葉端漸尖,全緣或缺裂。初夏開淡綠色小花,雌雄異株。果實(shí)圓球形,成熟時(shí)鮮紅色,皮可制桑皮紙。 異體字 English paper mulberry |
斑 | bān | 文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斑 bān(ㄅㄢ) ⒈ ?一種顏色中夾雜的別種顏色的點(diǎn)子或條紋:斑點(diǎn)。斑紋。斑斕。雀斑。斑禿。斑白。斑竹。斑駁(色彩錯(cuò)落)。管中窺豹,可見一斑(喻從看到的一部分,推測(cè)全貌)。 異體字 ? 辬 斒 漢英互譯 speckle、spot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mottled, striped, freckle |
斑榖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斑榖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