頑疏
- 拼音wán shū
- 注音ㄨㄢˊ ㄕㄨ
- 繁體頑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頑疏[ wán shū ]
⒈ ?見“頑疏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頑疎”。
⒉ ?愚鈍而懶散。
引三國 魏 嵇康 《幽憤詩》:“咨予不淑,嬰累多虞。匪降自天,實由頑疎。”
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二:“謬荷靈啟,垂授真法,但肉人頑疎,修行多替?!?br />唐 劉長卿 《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》詩:“佐郡愧頑疏,殊方親里閭。”
宋 王安石 《答林中舍啟》之二:“敢圖風(fēng)誼,遠(yuǎn)損書辭,仰銜存愛之隆,實重頑疏之過。”
⒊ ?愚鈍而懶散者。多用作自謙之辭。
引唐 白居易 《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》:“三旬兩入省,因得養(yǎng)頑疏?!?/span>
頑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頑 | wán | 頁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頑(頑) wán(ㄨㄢˊ) ⒈ ?愚鈍:愚頑。冥頑不靈(愚昧頑鈍不靈活)。 ⒉ ?不容易變化或動搖:頑固。頑強(qiáng)。頑敵。頑癥。刁頑。負(fù)隅頑抗。 ⒊ ?淘氣,胡鬧:頑皮。頑童。 ⒋ ?同“玩”。 異體字 頑 漢英互譯 dense、insensate、naughty、obstinate、stubborn、stupid 造字法 形聲:從頁、元聲 English obstinate, stubborn; recalcitrant |
疏 | shū | 疋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疏 shū(ㄕㄨ) ⒈ ?去掉阻塞使通暢:疏導(dǎo)。疏通。疏浚。疏解( jiě )。 ⒉ ?分散:疏散。仗義疏財。 ⒊ ?事物間距離大,空隙大,與“密”相對:疏密。疏松。疏朗。疏曠。疏闊。疏落( luò )。稀疏。天網(wǎng)恢恢,疏而不漏。 ⒋ ?不親密,關(guān)系遠(yuǎn)的:親疏。疏遠(yuǎn)。 ⒌ ?不細(xì)密,忽略:疏忽。 ⒍ ?空虛:志大才疏。 ⒎ ?不熟悉:生疏。 ⒏ ?粗劣:疏食。疏糲。 ⒐ ?古同“蔬”,蔬菜。 ⒑ ?分條說明的文字:上疏(臣子向帝王分條陳述的 |
頑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頑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