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放厥辭
- 拼音dà fàng jué cí
- 注音ㄉㄚˋ ㄈㄤˋ ㄐㄩㄝˊ ㄘˊ
- 繁體大放厥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大放厥辭[ dà fàng jué cí ]
⒈ ?原指極力鋪陳詞藻?,F(xiàn)指夸夸其談,大發(fā)議論,有輕視之意。
例玉佩瓊琚,大放厥辭,富貴無能,磨滅誰紀(jì)?——唐·韓愈《祭柳子厚文》
英spout a stream of empty rhetoric; talk a great deal of nonsense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大放厥詞”。
⒉ ?謂寫出大量優(yōu)美的辭章。
引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瓊琚,大放厥辭。”
宋 樓鑰 《辭免落致仕除翰林學(xué)士狀》:“伏望皇帝陛下,俯察忱衷,別求髦俊,俾司是職,大放厥辭?!?br />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蘇東坡詩》:“以文為詩,自 昌黎 始;至 東坡 益大放厥詞,別開生面,成一代之大觀。”
⒊ ?大發(fā)議論(今多含貶義)。
引孫中山 《革命原起》:“數(shù)年之間,每於學(xué)課餘暇,皆致力於革命之鼓吹,常往來於 香港、澳門 之間,大放厥詞,無所忌諱?!?br />鄒韜奮 《患難馀生記》第二章:“只根據(jù)國民黨‘摩擦專家’的單面報告,大放厥詞,置對方將領(lǐng)的無數(shù)報告的事實(shí)于不顧,完全抹煞,一字不提?!?/span>
國語辭典
大放厥辭[ dà fàng jué cí ]
⒈ ?厥,其也。本指寫作時極力鋪陳。唐·韓愈〈祭柳子厚文〉:「玉佩瓊琚,大放厥辭。」后轉(zhuǎn)為大發(fā)議論,多含貶義。也作「大放厥詞」。
例如:「他歪曲事實(shí),在報章雜志上大放厥辭,混淆大眾視聽?!?/span>
大放厥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厥 | jué | 廠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厥 jué(ㄐㄩㄝˊ) ⒈ ?氣閉,昏倒:昏厥。痰厥。 ⒉ ?其他的,那個的:厥父。厥后。 ⒊ ?乃,于是:“左丘失明,厥有《國語》”。 ⒋ ?古同“撅”,掘。 ⒌ ?古同“撅”,斷木。 異體字 瘚 橛 漢英互譯 faint 造字法 形聲:外形內(nèi)聲 English personal pronoun he, she, it |
放 | fàng | 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放 fàng(ㄈㄤˋ) ⒈ ?解脫約束,得到自由:把籠子里的鳥放了。放膽。放誕。放任。放肆。放歌。放懷。豪放。釋放。 ⒉ ?散( sàn ):放工。放假。放學(xué)。放晴(陰雨后轉(zhuǎn)晴)。 ⒊ ?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:放牧。放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動,放手不管,含貶義)。 ⒋ ?驅(qū)逐到遠(yuǎn)方去:放逐。放黜。流放。 ⒌ ?到基層去:放官(古時指任命為外地官員)。下放。 ⒍ ?發(fā)出:放電。放毒。放光。發(fā)放。 ⒎ ?借錢給別人,收取利息:放債。放貸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(qiáng)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間更遠(yuǎn)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辭 | cí | 辛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辭(辭) cí(ㄘˊ) ⒈ ?告別:告辭。辭訣。辭行。辭世。辭別。 ⒉ ?不接受,請求離去:辭職。辭呈。 ⒊ ?躲避,推托:不辭辛苦。辭讓。辭謝。推辭。 ⒋ ?解雇:辭退。 ⒌ ?同“詞”。 ⒍ ?優(yōu)美的語言:辭藻。修辭。 ⒎ ?講話;告訴:“請辭于軍”。 ⒏ ?文體的一種:辭賦。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。 異體字 辭 辝 辤 漢英互譯 diction、phraseology、take leave 造字法 會意:從舌、從辛 English words, speech, expression, phrase |
大放厥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大放厥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