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茲
- 拼音yú zī
- 注音ㄩˊ ㄗ
- 繁體於茲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于茲[ yú zī ]
⒈ ?在此。
⒉ ?于今,至今。
⒊ ?當(dāng)今,今世。
引證解釋
⒈ ?在此。
引《書·盤庚上》:“我王來,既爰宅于茲?!?br />孔 傳:“言 祖乙 已居於此?!?br />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遺逸中》:“殘珠剩玉,淪沒淵海,能亡三嘆?因識(shí)其目于茲云?!?/span>
⒉ ?于今,至今。
引漢 東方朔 《非有先生論》:“虛心定志,欲聞流議者,三年于茲矣?!?br />晉 潘岳 《懷舊賦》:“不歷 嵩丘 之山者,九年于茲矣。”
唐 韓愈 《祭侯主簿文》:“我狎我愛,人莫與夷,自始及今,二紀(jì)于茲?!?/span>
⒊ ?當(dāng)今,今世。
引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“休烈顯乎無窮,聲稱浹乎于茲。”
顏師古 注:“于茲,猶言今茲也?!?/span>
⒋ ?吁嗟;嘆息。
引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銘》:“于茲先生,秉德恭勤。”
1. 至今。 《史記·樗里子甘茂列傳》:“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?!?br />南朝 梁 任昉 《天監(jiān)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朕立諫鼓、設(shè)謗木,於茲三年矣?!?/span>
⒌ ?在此。 南朝 齊 王儉 《褚淵碑文》:“執(zhí)銓以平,御煩以簡。
引裴楷 清通, 王戎 簡要,復(fù)存於茲。”
于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于 | yú | 二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于 yú(ㄩˊ) ⒈ ?介詞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榮譽(yù)歸于老師”;c.對(duì),如“勤于學(xué)習(xí)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給,如“問道于盲”;f.自,從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動(dòng)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 ⒉ ?后綴(a.在形容詞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動(dòng)詞后,如“屬于未來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、of、to、when、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, on, at; go to; surnam |
茲 | zī cí | 丷 | 9畫 | 基本字義 茲 zī(ㄗ) ⒈ ?這,這個(gè),此:茲日。茲行(xíng)。 ⒉ ?現(xiàn)在:茲聘請(qǐng)某先生為本校教員。 ⒊ ?年:今茲。來茲。 ⒋ ?古同“滋”,增益;多。 ⒌ ?古代稱草席。 其他字義 茲 cí(ㄘˊ) ⒈ ?〔龜(qiū)茲〕見“龜”。 異體字 茲 茊 漢英互譯 at present、now、this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now, here; this; time, year |
于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于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