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暈
- 拼音tái yūn
- 注音ㄊㄞˊ ㄩㄣ
- 繁體苔暈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苔暈[ tái yūn ]
⒈ ?苔蘚的模糊痕跡。
引證解釋
⒈ ?苔蘚的模糊痕跡。
引宋 徐積 《宿山館》詩之一:“君看牀頭鐵鱗甲,雨痕苔暈幾千層?!?/span>
苔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暈 | yùn yūn | 日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暈(暈) yùn(ㄩㄣˋ) ⒈ ?太陽或月亮周圍形成的光圈:日暈。 ⒉ ?光影色澤模糊的部分:霞暈。墨暈。 ⒊ ?頭發(fā)昏,有旋轉(zhuǎn)的感覺:暈眩。暈車。眼暈。 其他字義 暈(暈) yūn(ㄩㄣ) ⒈ ?昏迷:暈倒。暈厥。 ⒉ ?頭腦不清。 異體字 暈 漢英互譯 dizzy、faint、giddy、swoon 造字法 形聲:從日、軍聲 English halo in sky; fog; dizzy, faint |
苔 | tái tāi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苔 tái(ㄊㄞˊ) ⒈ ?隱花植物的一類,根、莖、葉的區(qū)別不明顯,常貼在陰濕的地方生長:青苔。苔蘚。苔原。 其他字義 苔 tāi(ㄊㄞ) ⒈ ?〔舌苔〕舌頭上面的垢膩,由衰死的上皮細胞和黏液等形成,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論斷病癥。 異體字 薹 菭 箈 ?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臺聲 English moss, lichen |
苔暈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苔暈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