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鵠
- 拼音huáng hú
-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ˊ
- 繁體黃鵠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黃鵠[ huáng hú ]
⒈ ?鳥名。比喻高才賢士。據(jù)漢·劉向《列女傳》載:魯·陶嬰少寡,魯人聞其義,將求焉。山名。參見“黃鵠山”。漢·江都王·建女細(xì)君所作之歌。指漢高祖·劉邦所作《鴻鵠歌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鳥名。
引《商君書·畫策》:“黃鵠之飛,一舉千里?!?br />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六:“珠簾繡柱圍黃鵠,錦纜牙檣起白鷗?!?br />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媒合》:“一個將青蛾來燎火,且過眼前;一個見黃鵠而關(guān)弓,不知背后?!?/span>
⒉ ?比喻高才賢士。
引《文選·屈原<卜居>》:“寧與黃鵠比翼乎?將與雞鶩爭食乎?”
劉良 注:“黃鵠,喻逸士也?!?br />唐 韓愈 《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》:“黃鵠據(jù)其高,眾鳥接其卑?!?br />錢仲聯(lián) 集釋引 陳沆 曰:“黃鵠謂 元稹、李紳 也?!?br />清 曹寅 《赴淮舟行雜詩》之六:“失藪哀鴻叫,摶空黃鵠勞?!?/span>
⒊ ?指 漢高祖 劉邦 所作《鴻鵠歌》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逸民》:“﹝ 漢高帝 ﹞雖飢渴四皓而不逼也,及太子卑辭致之,以為羽翼,便敬德矯情,惜其大者,發(fā)《黃鵠》之悲歌,杜婉妾之覦覬,其珍賢貴隱,如此之至也?!?br />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一:“愿歌《黃鵠》三千歲,移得金莖五百年?!?br />金一 《文學(xué)上之美術(shù)觀》:“加以《大風(fēng)》、《黃鵠》、《落葉哀蟬》,或步燕歌,或循騷旨,無詔伶人,自成絶調(diào)?!?/span>
⒋ ?漢 江都王 建 女 細(xì)君 所作之歌。
引《漢書·西域傳下·烏孫國》:“昆莫年老,語言不通,公主( 江都王 建 女 細(xì)君 )悲愁,自為作歌曰:‘……居常土思兮心內(nèi)傷,愿為黃鵠兮歸故鄉(xiāng)?!?br />唐 李德裕 《討回鶻制》:“太和公主 居處不同,情義久絶,懐土多畏,亟聞《黃鵠》之歌,失位自傷,寧免緑衣之嘆,念其羈苦,常軫朕心?!?br />唐 杜甫 《留花門》詩:“公主歌《黃鵠》,君王指白日?!?br />后以“黃鵠”指離鄉(xiāng)的游子。 明 高啟 《甪里村》詩:“紫芝日已老,黃鵠何時還?”
⒌ ?據(jù) 漢 劉向 《列女傳》載:魯 陶嬰 少寡, 魯 人聞其義,將求焉。
引嬰 聞之,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。其歌曰:“悲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?!?br />后指婦女的守節(jié)不嫁和空閨寂寞。 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互醋》:“我流落邊關(guān),若不回時只恐你終啣黃鵠哀。淚空垂,冷落鴛幃日易西?!?br />清 陳維崧 《麥秀兩岐·為周貞女題詞》詞:“既許驅(qū)金犢,便合歌《黃鵠》?!?br />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早歲吟《黃鵠》,顛連四十春,懷貞心比鐵,完節(jié)鬢如銀。”
⒍ ?山名。參見“黃鵠山”。
國語辭典
黃鵠[ huáng hú ]
⒈ ?神話傳說中的大鳥,能一舉千里。
引《楚辭·屈原·卜居》:「寧與黃鵠比翼乎?將與雞鶩爭食乎?此孰吉孰兇,何去何從?」
⒉ ?先秦時魯寡婦陶嬰年輕時即守寡,以紡績?yōu)闃I(yè),扶養(yǎng)幼兒。魯國人想娶她,遂作〈黃鵠歌〉以明貞潔之志。見漢·劉向《列女傳·魯寡陶嬰》。后比喻節(jié)婦。
黃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黃 | huáng | 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黃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:黃色。黃昏。牛黃。黃澄澄。信口雌黃。 ⒉ ?特指中國黃河:黃災(zāi)。治黃。黃泛區(qū)。 ⒊ ?指“黃帝”(即“軒轅氏”,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(lǐng)):黃老(黃帝和老子)。炎黃子孫。 ⒋ ?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(xiàn):事情黃了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黃 漢英互譯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:像蝗蟲形 English yellow; surname |
鵠 | hú | 鳥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鵠(鵠) hú(ㄏㄨˊ) ⒈ ?水鳥,形狀像鵝,體較鵝大,鳴聲宏亮,善飛,吃植物、昆蟲等(亦稱“天鵝”):鵠立。鵠望(殷切盼望)。鵠候。 異體字 鵠 ? 漢英互譯 swan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告聲 English target |
黃鵠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黃鵠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